上万人甚至数万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最后竟然没有出大的差池,实属侥幸,是应该感谢佛祖保佑的。人群过于集中,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让相关路段的交通压力呈几何级骤增
刚刚过去的1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腊八”。今年的腊八适逢周末,又是难得的好天气,所以杭州今年的节日氛围分外火爆,火爆的一大证明,是在灵隐寺免费发放腊八粥的过程中,发生了“推挤”。
“推挤”的事,容后再论。面对这一幕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场景,不能不让人感叹:谁说我们的传统节日已失去魅力?像什么情人节、圣诞节,何曾有这么火过?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人真是喜欢贪小便宜,不就一碗粥吗?何至于跑这么远的路,排那么长时间的队!此言差矣。这就是过节,过节的事,不能这么算账的。相信杭州很多人家从腊八的前一晚就开始把粥煲上了,煲出的粥说不定比灵隐寺的还要有味道。但人们还是希望能分享一碗灵隐寺的腊八粥,因为灵隐寺的腊八粥多了一份文化内涵——在中国,寺庙的粥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才有“僧多粥少”这一成语。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相当长时期内,寺庙也一直扮演着民间慈善的角色,而那慈善的形式就是“施粥”,把粥施舍给没有饭吃的人。是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寺庙施粥这一传统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却并未过时。它的意义就是慈善,就是互助,就是相互的给予。所以前几年就有人建议,将腊八日打造为中国的慈善节。这建议是有点无厘头了,真把腊八搞成了慈善节,那腊八日作为传统节日必将变得不伦不类。
不管怎么说,腊八日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终归是一件好事情——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民间慈善的薪火相传。
但美中也有不足,就是分粥过程中发生了“推挤”,好在没有导致“踩踏”,好在现场人员应对得宜,及时分流了人群。看到灵隐景区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东、西亚一些地区举行宗教活动的场面,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踩踏事故。这么一联想,是不是让人有点后怕呢?
“推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个别领粥的人不遵守规则,这些人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问题又绝非这么简单,上万人甚至数万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最后竟然没有出大的差池,实属侥幸,是应该感谢佛祖保佑的。灵隐寺发放腊八粥,既是无量功德,又是节日盛事,但从安全方面考量,发放地点显然不应过于集中在一个地方。人群过于集中,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让相关路段的交通压力呈几何级骤增——当日,从早上到中午,开往灵隐一线的公交车车车爆满,要上的上不去,要下的下不来;而交通部门似乎也没有预见到此一状况,并没有在当日加开班次。
切莫把腊八当日发生在灵隐的“推挤”当成节日的花絮,而应以“后怕”的心态总结与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