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座红包”与“有奖让座”之最大不同

(2012-09-06 14:07:05)
标签:

杂谈

    你需要帮助,大可开门见山:“先生,我身体不方便,能麻烦您让个座吗?”如果您连这么一句话都懒得说,只是拿眼睛很怨毒地盯着对方,认为对方看到您就必须起身相迎,那你就活该站着吧!

 

  近一年半来,在重庆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这样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你高风格让座和帮助,感谢您!綦江代正兴。”

 

  “让座红包”,说白了就是“有奖让座”。“有奖让座”的事其实不新鲜,在百度上键入“有奖让座”四个字,能搜出74万多条,推出“有奖让座”举措的城市不胜枚举,但能坚持下来的很少很少,大多是刚推出时响声很大,慢慢就悄无声息了,因为“让座”并没有因为“有奖”就蔚然成风。所以从2004年起就有城市推行“有奖让座”,8年过去了,“让座”的事依然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道德话题。那么这事就有趣了,同是“有奖让座”,为什么代正兴的“让座红包”就能感动那么多人,人人以收到老人的红包为荣耀呢?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代正兴老人的“让座红包”与很多城市推行的“有奖让座”,最大的不同是发奖的主体不同,“有奖让座”的发奖者是公交公司或者民间公益组织,而代正兴的“让座红包”,发奖者是接受“让座”的本人。如果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有奖让座”之所以劳而无功,最致命的原因原来是接受“让座”者的缺位。对很多人来说,在意的并不是公交公司的什么奖励,也不是司机师傅的一句“谢谢”,最在意的是来自于被“让”者的态度。“谢谢”的事,一般是不能请第三者“代劳”的,你要感谢某个人,应该亲自去表达。

 

  一说到现在年轻人不给老弱孕残“让座”,有些人就大叹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但其实还有一种现实比年轻人不让座更让人忧心,那就是很多人不懂得说“谢谢”,不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更不懂得权利与义务之别,义务与道德之分。有些人即使懂得说“谢谢”,但他说谢谢只是出于“礼貌”,而并非发自内心的感激,因为他认为你给他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你要不让的话,轻者他对你怒目相向、恶言相加,重者他敢拍照曝光你甚至扇你耳光。当“让座”成为一种义务、甚至成为一种道德绑架,“让”与被“让”之间根本缺少起码的相互尊重与理解,那么年轻人“我凭什么让”、“我偏不让”,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代正兴老人的“让座红包”之所以会产生感动人、引导人的效应,正是缘于那个红包里包的不单是两块钱,而是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是受人之惠后发自内心的感谢。

 

  那么是不是应该建议,以后老弱孕残出行,都需要像代正兴老人那样准备一些“红包”呢?红包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内涵,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善意的互动与沟通。你需要帮助,大可开门见山:“先生,我身体不方便,能麻烦您让个座吗?”如果您连这么一句话都懒得说,只是拿眼睛很怨毒地盯着对方,认为对方看到您就必须起身相迎,那你就活该站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