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呼吁“消费者用脚投票”,“用脚投票”确实不失为厉害的一招,但前提是,消费者须有投票权——垄断面前,消费者有投票权吗?
5、6月国内油价两连跌,全国不少加油站出现超额降价,北京部分加油站油价甚至跌至“6元时代”。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期搭着高油价顺风车跟涨的物流快递、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却还没回到原点。
当然,取消或者下调附加费的城市也不是没有,但毕竟寥若晨星,搜索一下新闻,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各个城市的物价局“暂不下调”、“暂不取消”的说法。个别城市即使有下调,那也是蜻蜓点水,比如武汉从2元下调到1.5元,福州从3元下调到2元。至于我们杭州,好像与附加费没关系,杭州的燃油附加费早就取消了,但大家切莫忘了,杭州附加费的取消,是以出租车价格的上调为交换的。那么就要问了:油价下跌了,杭州的出租车价是不是也该下调呢?恐怕下调车价比取消燃油附加费更看不到可能性。
新华社的报道是将燃油附加费与物流快递费相提并论的。其实这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为两者价格的来源不一样,燃油附加费以及出租车的价格来自于政府,而物流快递的价格则来自于市场。价格由政府决定,而且政府还对出租车的数量、出租车的经营权进行管制,出租车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垄断面前,消费者没得选择,没得选择就没有话语权,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我注意到有媒体呼吁“消费者用脚投票”,“用脚投票”确实不失为厉害的一招,但前提是,消费者须有投票权——垄断面前,消费者有投票权吗?你说不坐?那你爱坐不坐。
反观物流快递业,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学的常识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产生的价格是最公平的价格。当然,诚如不少人担心的,物流价格不降,那么很多通过物流传送的商品以及生产资料的价格将依然居高不下,油价下调对于整个社会物价的影响也就有限,除了有车族,一般老百姓并不能得到多少实惠。但我觉着这事可以这么看,第一,根本用不着担心物流不降价,要知道市场竞争的一个手段就是价格竞争,如果油价下跌的趋势不改,物流快递费的价格一定会有所松动,只要有一家率先下调,那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哪个敢不降,哪个就会被淘汰出局;第二点,物流费用居高不下,油价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高昂的过路费,中国的高速公路有两个世界第一—里程世界最长,收费世界最贵。如果收费公路能少一些,过路费能少收一些,那很多关乎民生的物价一定会应声而落。明白了这个理,那不管油价是涨还是跌,政府能不能先把过路费给降下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