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子湾就不应该完全免费

(2009-04-09 21:18:47)
标签:

游客数量

价格杠杆

景区

青年时报

太子湾

杂谈

太子湾就不应该完全免费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司马迂 2009-4-9 8:37:00

  “免费西湖”是为了让人们在湖光山色中心旷神怡,而以价格杠杆为某些景区减压以保护景区生态,实与“免费西湖”殊途同归——解决太子湾“怎么办”的问题,必须跳出“免费”这个圈子

  杭州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当下正面临一个“怎么办”的问题——“国庆黄金周怎么办,接下来的元旦等小长假怎么办,太子湾的草坪到底能挨多久?”(4月8日《青年时报》)

  这一连串的“怎么办”,乃基于如下一个背景:自3月21日起,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24小时向市民、游客开放,当时舆论称之为“免费西湖完整呈现”。开放半个月来,共接待游客约65万人次,直逼去年全年的游客总量(70万人次);清明小长假期间,太子湾更是游人如织,日接待9万人次,相当于往年同期的15倍。可谓盛况空前。它展现的是“免费西湖”的魅力,但也造成了另一种结果:6000平米草地被踩成泥地,垃圾暴增,游客游玩质量因景区过分拥挤而大幅降低,南山路一带的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剧。

  怎么办呢?有关部门就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与检讨,当属应有之义。但仅靠“提高管理水平”来应对游人蜂拥而入,显然是不现实的;至于限制游客数量,同样不现实——假设公园承载限度为1万人,那么把另外8万人堵在门外,南山路恐怕要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有人会说,限制了人数,另8万人可以选择不去,并不会出现大批游客被堵在门外的现象。这就涉及到一个“信号”问题,谁来通知另外8万人不要去呢?那些打算去太子湾公园游玩的人又怎么知道自己是属于前1万人,还是属于后8万人呢?

  能起到“信号”作用的,是价格;不同的价格发出不同的“信号”。免费也是一种价格,免费向公众发出了一个怎样的“信号”呢?就是“大家都来吧,这里是免费的”。于是大家就都来了,每天9万人!而去年的今天,太子湾公园的票价是每人10元,公众对“每人10元”的信号各有各的价值判断,并最终体现在游客数量上——当时的游客数量是现在的1/15,也就是小长假期间每日6千人。

  太子湾“怎么办”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如何限制游客数量的问题。而限制游客数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价”。这道理其实也不用扯什么经济学,什么因素导致了游客蜂拥而入,那就把什么因素给清除掉。需要强调的是,以收费限制游客数量不应是对旧有做法的简单恢复,而应该有所改进,比如太子湾公园可以周一到周五都免费,双休日及节假日适当收费。

  适当收费并不与“免费西湖”相矛盾,“免费西湖”是为了让人们在湖光山色中心旷神怡,而用价格杠杆为某些景区减压以保护景区生态,与“免费西湖”殊途同归——解决太子湾公园“怎么办”的问题,必须跳出“免费”这个圈子。公共政策要讲究美观,更要讲究实用,价格杠杆就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公共治理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