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看电影观影习惯片尾字幕娱乐 |
分类: 杂感 |
记得第一次在日本看电影,等电影结束开始放片尾字幕了,左顾右盼一下,居然所有的人都正襟危坐,而电影院的散场灯也不开,一直等到片尾字幕放完了灯才开,所有的观众也才散场。后来时间长了,发现日本观众的观影习惯确实是好。
回顾在国内看电影的经历,确实和日本正相反。记得有一次冯小刚请大家去看他的《手机》首映式,等到影片刚开始放片尾字幕,服务员就把散场门和散场灯打开,搞得冯导演勃然大怒,立即站起来怒斥主办方。我在成都某影院看《功夫熊猫》,我就知道字幕出完还有场关键的戏呢,于是出字幕后仍“赖”在影院不走。可是,字幕出到一半就停放了,音乐也改成足底按摩院的背景音乐,清洁工在我面前勤奋地扫着地和收拾垃圾,的确让我十分扫兴。
这电影片尾字幕其实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知道,拍摄电影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为了表示对工作人员的尊重,国外的工会要求凡是给电影出过力的人,不管是司机还是“茶水”,都必须在片尾字幕上出现名字。为了解决观众看片尾字幕的枯燥,制片方通常会在片尾加一段关键故事(如《功夫熊猫》,《加勒比海盗》),或者拍摄花絮(如成龙的多数影片)。这次放映的《就是这样》,片尾才出现Michael Jackson唱的主题歌,同时在字幕结束前还有一段他的舞蹈。
当然,习惯要慢慢养成,我们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不长,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地教。很多人可能都不信,10年前我们每次安排国内到国外访问的团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教他们如何在飞机上的厕所内使用坐便器的座垫纸,否则国外的航空公司经常给我们提抗议,说我们国内的乘客如何把他们的坐便器给“踩”坏了!其实,这些人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蹲”着也不是件享受的事,关键是咱不知道“文明如厕”是啥玩意儿啊!
回顾在国内看电影的经历,确实和日本正相反。记得有一次冯小刚请大家去看他的《手机》首映式,等到影片刚开始放片尾字幕,服务员就把散场门和散场灯打开,搞得冯导演勃然大怒,立即站起来怒斥主办方。我在成都某影院看《功夫熊猫》,我就知道字幕出完还有场关键的戏呢,于是出字幕后仍“赖”在影院不走。可是,字幕出到一半就停放了,音乐也改成足底按摩院的背景音乐,清洁工在我面前勤奋地扫着地和收拾垃圾,的确让我十分扫兴。
这电影片尾字幕其实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知道,拍摄电影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为了表示对工作人员的尊重,国外的工会要求凡是给电影出过力的人,不管是司机还是“茶水”,都必须在片尾字幕上出现名字。为了解决观众看片尾字幕的枯燥,制片方通常会在片尾加一段关键故事(如《功夫熊猫》,《加勒比海盗》),或者拍摄花絮(如成龙的多数影片)。这次放映的《就是这样》,片尾才出现Michael Jackson唱的主题歌,同时在字幕结束前还有一段他的舞蹈。
当然,习惯要慢慢养成,我们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不长,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地教。很多人可能都不信,10年前我们每次安排国内到国外访问的团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教他们如何在飞机上的厕所内使用坐便器的座垫纸,否则国外的航空公司经常给我们提抗议,说我们国内的乘客如何把他们的坐便器给“踩”坏了!其实,这些人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蹲”着也不是件享受的事,关键是咱不知道“文明如厕”是啥玩意儿啊!
前一篇:中国票房其实早就突破60亿了
后一篇:拍中国版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