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泪是流出来的,不是挤出来的

(2008-02-24 11:16:19)
标签:

《黄石的孩子》

《拉贝日记》

《南京

南京》

南京大屠杀

影评

旅游

分类: 杂感
当年看意大利导演兼演员罗伯托.本尼格尼(Roberto Benigni)的电影《美丽人生》(Vita e Bella, La, 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在媒体上形容说,这部电影让我感动得“一只眼睛里流的是笑的泪,另一只眼睛里流的是哭的泪”。无论如何,这眼泪是影片打动心灵后自动淌下来的。


现在,很多国内外“大片”似乎又都聚焦上了“南京大屠杀”,例如美国的有《黄石的孩子》,德国的有《拉贝日记》,中国有《南京,南京》...似乎制片人相信这些题材真能把中国人忽悠进影院,看着大批绵羊般的中国人头落地,中国观众就会被感动了。而我的观点是,别做梦了!我从心底里盼望这些纪录中国人耻辱的影片个个赔钱,个个票房和观众人数一败涂地!


大量事实证明,想把观众的眼泪“挤”下来的结果最终都事与愿违。当年,张艺谋的一个资深策划给我和孙周策划一个由巩利主演的“下岗工人”题材的电影,说,“情节越惨越好,让观众哭去吧”。我说,我就不信下岗工人还有心情去看一遍让他们感到耻辱的故事,我退出了,甚至连发行都拒绝去做。结果,这个什么“妈妈”的电影票房一塌糊涂。


做为一个抗日空军英雄的后代,我更愿意看我们中国军队和空军把日本鬼子打得抱头鼠窜,屁滚尿流的电影。那样才能真正鼓舞起我们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