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vitus《少年钢琴家》低成本电影 |
《Vitus》
(音“威塔斯”)是瑞士出品的电影,2007年曾代表瑞士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有的地方按影片的内容将片名翻译成《想飞的少年钢琴家》。其实Vitus是片中主角神童的名字,至于编剧是否有意将该名字和历史上的圣人,基督教殉道者St.
Vitus联系在一起则不得而知。(St.
Vitus曾尽毕生精力赞助Epilepsy(癫痫)病患者。俗称的St. Vitus's
Dance,“威塔斯舞蹈症”就是指癫痫病患者在发作时的症状)。
影片讲的是“威塔斯”出生在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因为设计了微型助听器而获得公司的重用,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母亲原来在外做益工,因丈夫的经济状况改善而辞去工作,专门全力培养自己的“神通”儿子,威塔斯。
威塔斯自幼聪明,很有音乐天赋,上学连续跳班,因经常给老师难堪而被学校“逼”着转学去大学去学习。
威塔斯十分欣赏爷爷,他是一个普通的木匠。虽然生活平平,但非常热爱生活,知足长乐。他从爷爷那里学到“如果你期望得到什么东西,你就必须放弃另一些东西”。他渴望过平常人的生活。
12岁时的一次事故,威塔斯得了“脑震荡”。他记不住琴谱,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下棋经常输给根本不是自己对手的爷爷...。母亲十分担心,带他去医院检查。但医院检测下来的结果是他的IQ是120,和正常人一样。但母亲却觉得这简直等同于“残废”,因为她的儿子的IQ曾经是180!从此她十分困惑,再也不严格要求儿子了。
儿子借机经常去和爷爷一起玩。一次他听说父亲的公司经营不善后,就建议爷爷把所有积蓄的30余万瑞士法郎拿去投机股票。爷爷不懂股市,但信任孙子,因为他知道孙子的“秘密”。
威塔斯借用爷爷的名字在交易所银行开了户,很快就为爷爷赚了数百万。爷爷先是买了飞行模拟器在家训练驾驶飞机,后来干脆买了一架真飞机。当然,这都是爷孙俩的秘密。在父母和同学眼里,威塔斯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父亲在公司的权利斗争中失败了,一气之下辞职回了家。但是没有多久就被日常的开销拖累经济上撑不下去了。在夫人的劝说下他去和老板的儿子见面,低声下气地说哪怕安排普通工人的工资都可以。但是出乎他的意料,老板儿子认为他是有意屈辱他,交给他一封辞职信就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他一看辞职信才知道,他的公司被一家公司买下,董事会点名要他当公司的总经理。这一切,其实都是他那神童儿子威塔斯安排的...
电影的结尾和电影的开头是衔接的,12岁的威塔斯用爷爷留给他的飞机钥匙把飞机偷偷开上了天空,他自己驾驶飞机来到了曾经想收他为学生的钢琴家贵妇人的豪宅,...终于,他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天份,在贵妇人的安排下和交响乐队演奏了协奏曲...父母也终于明白了...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12岁“威塔斯”的小演员Teo
Gheorghiu在真实生活中也是一个音乐神童。
影片虽然属“低成本”,但是故事十分聪明,加上深厚的音乐底蕴,使该影片十分好看!
前一篇:躲足球
后一篇:陈冠希的公开信 (未成年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