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感 |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电影我会投资?我说,基本原则就是电影必须是为观众拍的,要好看。
老看到一些导演要拍“抒发自己情感”的电影,也看过甚至投资过这类电影,但是,观众对这类电影基本不感兴趣。想一想,这是必然的:凭什么我到电影院买票来看“你的情感发泄”?在国外,有专门设置倾倒“精神垃圾”的职业,心理医生。但看医生是要花钱的。而电影院的观众是花钱买票的,强迫或欺骗他们去看一部相当于精神垃圾的电影显然是不对的。
有观众说《好奇害死猫》是一部好看的“没有说教的主旋律”电影。我同意。所谓“主旋律”应该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提倡社会稳定的。如果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是白天在单位的会没开完晚上接着开,那种接受说教的感觉无异于精神被强奸一样。我不知道是否有限制精神被强奸的法律条款,但我倡议的是不要拍那些企图强奸别人精神的电影。社会应该呼吁,观众不应该是导演的精神垃圾桶。
前一篇:窗外风景 - 美丽的上海外滩
后一篇: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