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容传(5)辽东功勋
文/慎由戎
万历十三年(1585),辽东巡抚顾养谦听闻沈有容冲锋破敌,马上移咨上司,将沈有容调到自己麾下“指炼全镇火器”【1】。
辽东的边患,比蓟镇更加严重,主要有土蛮、朵颜三卫与女真诸部。土蛮是蒙古的一支,嘉靖十一年(1532)小王子卜赤徙牧东方,称土蛮(图门),兵力十余万,构成对蓟镇与辽东的严重威胁。而且又因地近辽东,再加上辽东地势平缓便于劫掠,土蛮便与朵颜三卫常年勾结入犯,使辽东岁无宁日。
好在辽东还有一位宁远伯李成梁,自他坐镇辽东以来,灭王杲,诛阿台,屡败蒙古炒花,煖兔、拱兔、黄台吉、把兔儿等酋,“先后秦捷大者十……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2】李成梁虽然擅战,但辽东边备修饬却远不如蓟镇,依旧战乱不已,没有和平。并且后来建州女真的崛起,也和他也脱不了干系。
万历十四年(1586)正月,土蛮部酋长一克灰正与土默台猪勾结朵颜三卫中的泰宁部把兔儿等合兵三万余骑,欲赴辽阳,逼迫朝廷增加岁赏,否则“以十万骑捣若塞,不得耕种”【3】。李成梁派间谍侦知详细情况后,决定用轻骑出塞的老招,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于是,率领副将杨燮,参将李兴等轻骑出了镇边堡。
明军以“降夷”为先导,两天内昼伏夜行二百余里,直达可可母林。这次上苍也心向明军,“大风雷鸣,飞砂石蔽天,即人马嚣尘不能辨,故机不先露,而我兵得进”【4】。当帐外“矢砲俱发,声振天地”【5】之时,仓促应战的士蛮部众即便发矢如雨,也未能挽回败势。是役,明军“获首功九百,斩其长二十四人”【6】。
沈有容虽然是火器教练,但依然参加了此次战役,同众人一起冲锋在前,亲自斩敌四人,随他在一起作战的家丁也斩敌十四。沈有容自觉战功颇多,不好专美于前,便把部分功绩分给了一时未能立功的同事,如此一来,沈有容的赏银便少了一些。赏银是拿命换来的,真是来之不易,但沈有容首先想到的却是“酬赠故人与穷交”【7】,后来,何乔远曾经回忆说,他早年之所以能安意读书,实在全靠沈有容资助。
十五、十六年,蒙古诸部入侵仍勤,辽东依旧不得安宁。沈有容在双方几次摩擦中屡立战功,但身上却也添了不少箭疮,功勋得来不易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蒙古诸部的问题还没解决好,女真的叶赫部又开始欺凌哈达部,并多次骚扰明边,当时女真人分为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散居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各部落之间征伐不断,十分混乱。明廷对于女真是实行分而治之的方针,不许各部酋长自相杀戮,吞并他部,哈达部又向来忠顺明朝,若被叶赫侵占,那势必会危及明朝对女真的统治,明廷怎会坐视不管呢?但布寨与纳林布禄没有汲取父辈清佳努与扬吉努被斩杀的惨痛教训,继为叶赫贝勒之后,谋“倾哈达,报世仇”【8】,并一再与蒙古恍惚太攻打哈达,扰乱明边。
万历十七年(1589)二月,辽东巡抚顾养谦与李成梁决心出兵叶赫,沈有容亦随军参战,可是因冰雪未消,行军缓慢,直到三月十三日到达叶赫。布寨见明军势大,马上奔跑到纳布林禄的东城,与其合兵一处。两军互杀一阵,叶赫见不能取胜,便退入城中拒守。此城“外大城以石,石城外为木栅,而内又为木城,城内外大壕凡三道,其中坚则一山特起,凿山坂周回,使绝峻,而垒石城其上,城之内又有木城……其中控弦之士以万,甲胄者以千计,刀剑矢石滚木甚具”【9】,端的是易守难攻。明军围困攻打两日,才只攻破城郭外面的木栅二重,而且城上木石、箭矢杂下,明军损失也是很大。
沈有容奉命攻打南门,所乘战马中箭而死,又换了两次马,皆被敌兵箭矢所伤。沈有容的右腿也中了一箭,伤势十分严重,已经无法行动,“为诸虏所钩,因盔甲鲜丽,虏意欲拖入城,脱铠杀之”【10】,在这生死一发之际,时任宁远副将的祖成训统兵杀到,救了沈有容一命,总算有惊无险。
李成梁见叶赫久攻不下,只好暂且收兵,商议对策。沈有容顾不得养伤,与士兵“带大将军炮二架,对城施放”【11】,“内有铅弹,弹所经,城坏,板穿,楼大木断,壁颓,而中多洞胸死者”【12】。明军趁此掩杀一阵,又欲用云梯架炮,直击叶赫诸酋长所在之地。布寨,纳林布禄见势不好,出城乞降,请求与哈达分敕入贡。李成梁同意,振旅而还。叶赫此后势力大减,终于不再反叛明朝。
沈有容本应居破城首功,可是当时“容名色也,功不得白,惟以所斩级数,并前功,于法当得世袭宣州指挥同知”【13】,总督王一鄂又认为宣州并非他原本军籍,仅赏了他四百两银子。沈有容无奈,只得加入广宁中卫的军籍,从普通军士积功做了正千户。
【1】【7】【10】【11】【13】沈有容《仗剑录》
【2】【6】《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3】【4】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十
【8】《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三
【9】【12】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十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