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它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它里面最珍贵的是有中国佛经旧译时期的杰出代表——鸠摩罗什大师的舍利塔。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妙法莲华经》就是出自鸠摩罗什大师之手。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公元410年,后秦(姚秦)的国主姚兴将鸠摩罗什法师迎请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并设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立译经场——即草堂寺,请罗什大师在此翻译经典。大师在此处翻译佛经74部384卷,把印度大乘佛教的空宗理念引入中国,对中国佛教产生深远之影响。罗什大师翻译出龙猛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他的后辈弟子吉藏大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论宗,故草堂寺为我国三论宗的祖庭。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说在舍利塔中存有罗什大师舌头的舍利。在唐代的时候,道宣律师在终南山精进持戒,感得天人来给他送供养。有一次道宣律师年老时,走路要跌倒了,就有多闻天王的儿子来把他扶住了,道宣律师一看是天人,就问了他一个自己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读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呢?”天人就回答他说:“鸠摩罗什法师是七佛以来的译经师,过去七佛所说的经典都由他来翻译——因为他生生世世发愿,只要有佛出世,他就来翻译经典。也因为这样,他翻译的经典,一点错都没有。”罗什大师去世前也曾发愿:“我所翻译的佛经,如果意思没有错,那么我死之后,我的舌头被火焚烧,不会烧化。”果然,罗什大师圆寂火化后,他的舌头一点没有被烧坏。就是现在保存在舍利塔中的舌舍利。
(右上图:鸠摩罗什大师像)
经人指路,在绕过大殿的不远处,果然有鸠摩罗什大师的舍利塔。
走到舍利塔的塔亭前,我们看到有一口井,从旁边的介绍文中得知,这口小井,为鸠摩罗什大师在世时他的三千弟子的饮水井,它又名“莲花井”。罗什大师焚化后,他的骨灰和舌舍利都埋在旁边的塔下面,当年这口井里生出一朵莲花来,后来挖掘发现,这朵莲花就是从罗什大师的舌舍利上长出来的。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图:莲花井
右图:舍利塔
大师的塔亭锁着门,我们有些失望,估计想看到大师的舌舍利是不太可能了。但我们听说草堂寺以前有一位高僧死后也烧出舌舍利,这个我们是否能看到呢?我们怀着一线希望,拜访了草堂寺的方丈住持谛性法师,没想到这一拜访却给我们以惊人的收获!这也是罗什大师的示现与加持吧!不忍看我们空手而归。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去找寻拜访谛性法师的路上,瞥一眼洁白莲花盛开的池塘。
华严经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莲花出水,象征大乘佛法既不着有(泥)亦不着空(水)的精神。
草堂寺现任方丈谛性法师,听清我们的来意后,法师很慈悲,他说罗什大师的舍利固然封在塔里很难看到,但他的师父——草堂寺前任方丈宏林老和尚在荼毗后烧出的舌舍利,这个我们可以看。法师和我们说了一会儿话,就带我们到法堂里面一间很小的房间,这就是宏林老和尚圆寂前住的房间。老和尚走后法师他保持了房间的原貌,舍利就供在这个房间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进门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上面的人就是宏林老和尚。老和尚俗姓徐。23岁在西安大兴善寺礼心道法师剃度出家。先后住过净业寺,草堂寺,圭峰寺,韦驮寺,空翠堂,法幢寺等寺院,四十余年精进修持, 分别“染”、“净”,破诸迷妄,证入幽玄。“文革”中,处境艰难,而信仰亦坚。1984年重住草堂,劳心营谋,其功实多。他住锡草堂寺二十余年间,积极实践“人间佛教”思想,并三建坛场,传授大戒。宏林老和尚于2005年11月3日圆寂。他平素淡泊清心,待人慈悲和蔼。我们问老和尚平时怎样修行,法师说他既坐禅、也念佛。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就是老和尚荼毗后的舌舍利。据称罗什大师的舌舍利非常坚硬,我们一起同去的法师为了验证一下,拿起老和尚的舌舍利轻轻敲击玻璃杯,果然发出清脆的“铛铛”声,非常硬。我也有幸拿了一下舌舍利,很沉,像石头一样。画面上的舌舍利,它的右边是舌尖,左边是舌根,它的舌尖部分还卷起来;我又反过来看,它的舌根部分很厚,且凸起,是人的舌头无疑。我想老和尚之所以示现烧出舌舍利,就是为了启发我们后人对佛法的信心。我们虽然没有见到罗什大师的舍利,但能亲眼看到老和尚的也是一样的。
此外老和尚荼毗后还有五脏的舍利、两颗肾的舍利、金色的舍利子、白色的舍利花等,这些都是他修习戒定慧的实证。如果不用功,是不可能烧出舍利的。我们普通人焚化完,即使是骨头也会烧得只剩下一把灰,何况是肉质的舌头,一定烧得无影无踪,是不会留下舍利的。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老和尚去世后的房间,法师一点没有动,保留了他的原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看完舍利,法师就带我们来看罗什大师的舍利塔,此塔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塔高2点46米,八面十二层,它所用的石头是西域所供,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黄、浅蓝、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宝石雕刻镶砌而成,故称“八宝玉石塔”。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塔上刻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的字样。想到罗什大师就是在此地翻译出般若空宗的经典及《妙法莲华经》,内心很受触动,见塔就如同见到鸠摩罗什法师的真身,我们对着宝塔殷重的礼拜。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 [转载]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十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塔亭上方挂着一幅金字的牌匾,上书“烦恼即菩提”。因为人是没有自性的,所以我们的烦恼可以转化成菩提智慧,这也说明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另外,烦恼和菩提它本来就是一体的,就像海水和它上面翻起的浪花是一体的,我们修学佛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亲证到这样的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