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线宽与电流的关系表
(2011-01-07 19:18:50)
标签:
特性阻抗电磁干扰差分电磁辐射线宽it |
分类: 电气电子 |
PCB设计铜铂厚度、线宽和电流关系表 | |||||
铜厚/35um | 铜厚/50um | 铜厚/70um | |||
电流(A) | 线宽(mm) | 电流(A) | 线宽(mm) | 电流(A) | 线宽(mm) |
4.5 | 2.5 | 5.1 | 2.5 | 6 | 2.5 |
4 | 2 | 4.3 | 2.5 | 5.1 | 2 |
3.2 | 1.5 | 3.5 | 1.5 | 4.2 | 1.5 |
2.7 | 1.2 | 3 | 1.2 | 3.6 | 1.2 |
2.2 | 1 | 2.6 | 1 | 2.3 | 1 |
2 | 0.8 | 2.4 | 0.8 | 2.8 | 0.8 |
1.6 | 0.6 | 1.9 | 0.6 | 2.3 | 0.6 |
1.35 | 0.5 | 1.7 | 0.5 | 2 | 0.5 |
1.1 | 0.4 | 1.35 | 0.4 | 1.7 | 0.4 |
0.8 | 0.3 | 1.1 | 0.3 | 1.3 | 0.3 |
0.55 | 0.2 | 0.7 | 0.2 | 0.9 | 0.2 |
0.2 | 0.15 | 0.5 | 0.15 | 0.7 | 0.15 |
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0.15×线宽(W)=A | |||||
以上数据均为温度在25℃下的线路电流承载值. | |||||
导线阻抗:0.0005×L/W(线长/线宽) | |||||
电流承载值与线路上元器件数量/焊盘以及过孔都直接关系 |
[ZT]主板的各种类型信号的基本走线要求
首先在做图之前应对一些重要信号进行Space设置和一些线宽设置,如果客没有Layoutguaid,这就要求我们自已要有这方面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以下信号的基本走线规则:
CPU的走线一般情况下是走5/10 Control线间距要稍大些,在20mil左右,
<1>Data线(0-63) 64根;
<2>Address线(3-31) REQ(0-4)等
<3>Control线(一般分布在data线和Address线的中间)
(0-15) (16-31) (32-47) (48-63)且每组分布2-3 根控制线,
<1> (3-16) 加5根REQ的线,18根;
<2>
(17-31)
<1>Data线(0-63) 64根
<2>Address线(0-13)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名字的address信号线,
<3>Control线(一般分布在data
<1>200兆
<2>100兆
<3>66 兆
<4>48 兆
<5>16 兆
第3种主要用于DDR 和SB 当中,走20/7/5/7/20,第4种一般用于PCI 和 AGP 当中,走20/7/5/7/20,第5种一般用得很少,主要是用于一些小的IC.和AUDIO 部分,这种CLK相对前几种要稍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走15/5/15即可,CLK信号还应少打via,一般不可超过2个VAI.走线时尽量参考到GND.晶振在组件面不可走线,晶振的信号尽量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