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出发
陈彦携《主角》给陕西乃至中国文坛,制造了巨大的轰动,其由戏剧跨界小说,甫一出手,便摘取了茅盾文学奖的桂冠,让陕西文学又一次惊艳于天下。以此为标志,陈彦先生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学陕军第四代的领军人物,成为继贾平凹之后陕西文学的扛鼎之人。
观皇皇七十万言,陈彦先生以戏入文,以文写戏,其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厚的艺术修为,磅礴的艺术雄心,丰赡的艺术学养,尽呈于忆秦蛾胡三元等一众独特的人物塑造上。他占有着一个独特的宝库,浸淫秦腔数十载,自身与这个行当血肉交融,灵魂沉淀其间,身体浸泡其中,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因之,《主角》非横空出世,而是陈彦艺术与生活累积日久的必然喷发。
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一脉相承,《主角》依然秉承着秦地文学纯正的现实主义品格,超强的写实,绵密的叙事,独特的人物,平易的语言,快节奏的故事推进,不断勾连的冲突和悬念,使得其成为一部独具中国古典小说韵致的长篇巨构。
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它最考验一个作家的综合实力。才情、生活、思想、发现、结构、叙事、人物,其是作家竞技的大舞台。与丰厚的陕西文化相比,与三秦大地斑斓的生活相比,与西安城日新月异的历史相比,我们还欠这片文脉浩荡的土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巨作。它应该是小说艺术的集大成者,既具有卓越的艺术品质,又具有深厚的人间情怀;它既是无边的现实主义,又是这个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产儿,它打破了诸多的边界,融合中国气派中国韵味,将小说艺术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陕西新一代作家是到了该出大作品的时候了。徐则臣问鼎茅奖,葛亮进入前十,这两位七零后作家,一个以一条大河铺陈百年中国史,一个以家族浮沉映射近现代家国兴衰。他们独特的文本,让我们为之惭愧和汗颜。70后作家,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作家,这千百年未有之变局,这波澜壮阔沧海桑田的四十年,这一代人的奋斗与歌哭,这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这一代人的心灵史,这个大时代的宏伟的史记,正等着有志向的作家,这历史的机遇,将会把这划时代的作品交与谁手呢?
是的。陈彦先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又树立了一座灯塔和标杆。作为商洛籍的同乡,我从他和贾平凹身上获得了某种荣光和滋养。商山洛水孕育了两位大家,正是他们这些前辈的召唤和影响,商洛籍作家正以各自的姿态,在文学的天幕上,闪烁着自己的光。不仅仅是天赋,不仅仅是才情,不仅仅是生活,仅就对文学的执着,仅就是勤奋与毫不懈怠,我们还亏欠许多。
作家不仅仅是时代的书记员,更应是时代的勘探者发掘者思想者批评者。他不能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不能汲汲于一点屑小的名声,更不能戚戚于一时之得失。正如孙梨先生当年对年轻的平凹说,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销声敛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
当年的平凹已长成巨人,已成为众神殿的大神。置身于时代的喧哗与骚动,孙犁先生之言犹有警世之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学,我们及众多的后来者,以笔为旗,在大师的照耀下,去努力着迸发自己的光和亮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