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与旅行

(2010-11-01 15:32:03)
标签:

目的性

旅游

旅行

分类: 杂谈世界

    据说在某些文艺青年圈子中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把“出去玩”称作“旅行”,而不是 “旅游”。由此,也会招来人们对其装B行为的鄙视和谴责。

    抛开文艺青年和装B不谈,只就分辨“旅游”与“旅行”的差别,想来也觉得有点意思。

    我们通常把“出去玩”称作“旅游”,这事归“国家旅游局”管,但是组织出游的公司却被称作“旅行社”,而是他们的向导又叫做“导游”。这不是很有意思吗。那么,究竟“旅游”与“旅行”的差别到底在哪呢?

    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旅游是在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行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又称作旅游。”

    这样的答案等于没有答案。

    “旅”是指“出行的,在外做客的”,这个没有异议,关键是“游”与“行”的不同。

    在我看来,“旅游”与“旅行”的差别就在于其主体目的性的不同吧。“旅游”不管是游玩,还是公干,你总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或是定好的景点,或是定好的会议;而“旅行”则目的性较弱或是根本就没有,漫无目的,走到哪算哪,有种更加自由和不确定的漂泊感觉(怪不得装B的文艺青年都爱这么说呢)。这也可以被看作是“自助游”和“自由行”的区别吧。

    要不怎么西天取经的故事叫做“西游记”,而不是“西行记”呢,那是因为唐僧也是公干出差的国家干部啊。其极强的目的性无非就是要带回真经好给最高领导以交待,然后再兼顾普度众生吧。

    更有趣的一点,“游”与“行”要是放到一起,居然变成了一个敏感词。想想这个敏感词其实也适用我的解释,敏感词队伍中的人无非就是分两种:一部分人,目的明确,态度坚决,诉求强烈;另一部分人,其实就是不明真相,随大溜,看热闹的围观群众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病毒
后一篇:血,不能白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