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兑现与朋友的约定并满足其观影心情,我再次走进电影院,看了第二遍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第一遍是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第二遍则是自发的娱乐行为。形式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关于商业与广告。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发现传说中的涨价并没有出现,这多少让我感到欣慰。但是在观影前却要强迫观众先观看20分钟的广告,这实在是让我始料未及、哭笑不得。没想到商业电影的触角居然已经延伸到了电影开场之前!这20分钟的广告内容有纯粹的商业广告,也有电影预告,还有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赞助商广告。说实在的在电影前插播广告倒也不稀奇,但是长达20分钟的广告轰炸,让买票进场的观众在大荧幕上欣赏广告,还真是让人崩溃。于是,在接下来电影中的广告植入自然也就是小儿科,不足挂齿了。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电影前插播广告的真正用意吧?
关于故事与演员。看到网上有人对于《唐山大地震》电影的故事和演员有所非议。但是在看过第二遍电影之后,抛开商业的因素不说,我认为电影的故事和演员都是到位的,无可争议。每个中国人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感受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100个人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想法和意见,站在冯小刚导演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唐山大地震》已经是最好的可能了。这部电影只是一部表现人间真情的商业片,不是反映社会背景的政治片,更不是讲述救灾实况的纪录片,所以一部电影不可能也不应该包含如此多的元素,执其一端深刻挖掘就足够了。如果你不满意,那就问问自己:同样的题材,给我机会我又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呢?
电影的故事就是唐山大地震带给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性本身自然不够吸引人,能够在电影有限的篇幅内把故事讲清楚就已经完成任务了。在故事主要发展的中段,两家人两条主线交错穿插剪辑,虽没什么心意,但是给观众的感觉剪辑还算是流畅,故事也不显得枯燥,就算是成功了。
尽管看到网上对于演员的表演有所诟病,但是我认为《唐山大地震》中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是到位的,合格的。徐帆、陈道明的表演最精彩出众,真实自然、收放自如,简直让人觉得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张静初、陈瑾,还有汶川地震废墟中母亲的表演者和少年方登的小演员,他们的表演同样出彩,让人过目不忘,在水平线之上;其他演员包括李晨、杨立新、陆毅,还有方达媳妇的表演者,表现不温不火,基本到位。可以说他们都是好演员。
关于感动。由于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部感人的商业大片了,自然就像是打了疫苗一样对感动免疫了,在加上自己的心理预期,所以基本上并没有出现情绪的波动,只是在最后母女重逢的桥段有些伤怀感触。但是我要说,像这样的感人电影,在预先知晓催泪点的情况下,再看剧情,其实是一件挺难受的事情。明明想要被感动,却又无法调动自己的情绪,真的很别扭。不过,对于第一次观影的观众来说,只要你是个普通人,只要你有恻隐之心,那么你一定会被打动的,你的眼眶总会湿润的。就像坐在我身边的一对男女,基本上一直在抽泣,在用纸巾拭泪。其实,我觉得这样被电影感动的感觉也挺好的。
关于感悟。
第一,在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家人、爱人、友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人,只有亲人才会一直无条件地牵挂着你,只有亲人才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只有亲人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的源动力。
第二,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苦难,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不仅要坚强面对人生,更要有勇气走出来,我们不止要缅怀过去,更要展望未来。
第三,地震是我们面对的最可怕的灾难,没有预兆,一瞬间就可以摧毁一切。于是面对不可预料的生活,我们要真正活在当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眼前的人。
最后要说的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看第二遍,不是必要的,但还是值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