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生活在贫富差距贫穷一端的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很复杂的政治问题,它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变迁和现状。
第一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过于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民生建设被忽略。
过于强调经济建设的政治路线,必然造成各级政府以发展经济指标,以GDP的增长为政绩,从而造成了对于民生建设的相对忽视。政府的职责应该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生活,并且组织管理好社会;而不是只注重发展经济,甚至是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重视经济而轻视民生。现在的状况是经过了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有钱,但是人民没钱。少数人有钱,但是大多数人没钱。GDP全球总量全球第二,但是人均GDP则根本没有排名。这样的发展状况将继续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
另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包括投资、出口、消费。“重经济,轻民生”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这样的增长方式经常要受制于人,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更是难以脱身。而消费始终无法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就在于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最基本保障,人们不敢花钱,而且也无钱可花。所以说,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强调民生建设,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们愿意花钱,也有钱可花,这样才能拉动消费,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同步提高,只有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有意义,广大人民群众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第二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导致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造就了以“钱”为代表的富人群体。
国家和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建设还导致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一切向“钱”看,社会的价值观被扭曲,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总与经济实力挂钩。人与人之间,缺少了道义,更多地充斥着利益。甚至是为了获得财富就可以不择手段,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被排斥和谴责,反而被接受和效仿。“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样的论调在特定的时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却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能为了达到所谓正确的目的,就不择手段做肮脏的勾当。如此的社会风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钱”为代表的富人群体,并且他们还在不断利用自己手中的财富来获得更多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而现在的穷人虽然在表面上唾骂富人,甚至有仇富倾向,但是在内心里他们对于财富却是向往与渴望的,如果给了机会,他们同样也会不择手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