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杨支柱因其妻子生二胎被解聘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和思考。本人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介80后草民,也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肯定得是,30年前为了解决70年代所面临的劳力过剩的现象,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实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说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会如此迅速,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作为一名80后,我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计划生育初期当时国家的社会状态,曾经在我的眼里,计划生育就是国策,就是我国政府的一项英明决定,一家只生一个孩子好,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己的年纪增长,渐渐发现地计划生育这项国策恐怕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中国了。
从社会的角度看,现在的中国社会,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而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型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也使国家政府负担加重,同时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也让“一刀切”的退休制度面临挑战。另外,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现负增长,中国少儿人口大幅下降,这将直接导致未来我国社会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现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还相对丰富,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劳动力老化和短缺的问题将十分明显。未来我们面临的问题将是:谁来养活中国?
从家庭的角度看,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导致了我国“4-2-1”家庭格局的出现,这意味着一对夫妇要面对供养双方的父母和抚养一个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负担。这样的家庭格局无疑是十分脆弱的,一旦中间的“2”出了问题,那上面的“4”和下面的“1”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面临这样的现状,现在社会中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就是一家之主们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另外一点,对于现在家庭中的孩子们来说,独生子女普遍娇生惯养,并且从小一个人成长,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导致了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了自私、孤僻、不会交流、不懂与人分享的性格,这样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实在叫人担忧。
从个人的角度看,生育权也是人们的基本权利之一,不能为了国家的发展利益就剥夺每个人最基本的生育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也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压抑天性总是痛苦的。对于人类的天性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不该用法律来强行约束,而是应该用政策来引导,让人们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选择。
那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可能是广大人民群众都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或是传统思想的回归在作祟。现在计划生育对于人民的约束力早已大不如前了。农村的超生情况最为普遍,广大农民兄弟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是只要是能够凑够罚款,该生就得生,两个三个大有人在,四个五个也不在少数。城里的情况相对好一点,普通老百姓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而对于那些领导人、企业家、明星大腕,钱不是问题,怎么生,在哪生,生多少才是问题。也有人说计划生育既然是法律,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就要遵守法律的约束。但是现实是当这个法律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明显暴露出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该做的就不是再去一味强调遵守这样的法律,而是要尽快将法律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让法律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服务。
话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来谈谈自己。对于我这个80后来讲,就算是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生二胎,那我也不生。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现在要一个孩子都养不起,两个孩子谁受得了?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谁不想要啊,但现实是:老人、父母要赡养,结婚要买车、买房,自己的工作要努力,理想要奋斗;等有了孩子之后,孩子要吃饭,上学,找工作,结婚,再生孩子,这样又是一个循环。生还是不生?真的是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