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
借着“疯”势刮过来
当年,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发明了一种语言:世界语。该语虽然世界通用,但至今也没有流行起来。然而,“脑残”一词却借着年轻人的“疯”势,席卷了全球各大网络,其流行广度和热度空前绝后。据说“抵制家乐福活动”就是由中国的“脑残”们发起的,火借风力,风借火势,这一活动也促成“脑残”在中国大地的普及。
“脑残”,是继“火星”后又一火爆的网络语言。意思为脑袋残废。一般用于讽刺别人。比如:“楼主脑残了”。
“脑残”这个词的出现是由于06年日本NDS上的《脑锻炼》类游戏,也就是我们国内TV游戏玩家俗称“脑白金”的游戏大流行而诞生的。因为那类游戏在初推出时打着“开发脑力、锻炼智力”的旗号,因而有人戏称玩这类游戏的人都是因为智力低下或脑力有缺陷,故而被称为“脑残者的游戏”。后来“脑残”也就被引申用以指基本不需要动脑子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脑残”还可应用在那些“非主流”人身上。最近流行起拆汉字的潮流。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把汉字拆开和改变其部首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很多人对此很反感。就叫这些字为“脑残体”,意思指他们脑子有问题,玷污了汉字。如:“◇侑点尐个性{
.
佷调怶
吥薀鍒”这种让人不怎么看得懂字体和意思句子,就称为“脑残体”
。而那些非主流们写的爱情“诗”之类的,则被称为“脑残文”。就是指他们的“诗”无病呻吟,作者脑子有问题,比如:其实,“有时候有些事,有些话。卟能问,有尓;\这样疼着皒,就够ㄋ;/皒狠满足勒。亲艾旳"\!宥时候卜知道脑子哩菑想什麽。”而“脑残儿”则是指“非主流”人本身。比如,某些无法解释的追星族等。
不可理解的是,80后与90后,他们似乎针锋相对,互指对方为“脑残”,
这样的帖子实在是太多了,本不应该的。
为了通俗易懂起见,我们来看一眼视频,看看“脑残”是个什么样子(点开即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