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财政部长”不是谁都能当的(原创)

(2007-12-03 15:54:35)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实用信息

 家庭“财政部长”家庭“财政部长”不是谁都能当的(原创)

        不是谁都能当的

                                             炊烟

    家庭“财政部长”不是谁都能当的,如果当不了,赶快让位。人们常说,日子过得是否安稳看男人,而日子过得是否滋润则看女人,我们家正应验了这一说法。由于我不善理财、收支混乱,从2003年国庆节起,我正式把家庭的财政大权移交给了妻子。经过妻子近5年“财政”经营,我们家的持家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过去一味地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逐渐演变成“支出有序、积累有度”的理财模式,从而达到了在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稳定增值。
  在投资理财上跟风,是女人的通病,我们办公室里的女人大都这样。我妻子也不例外,她刚当“财政部长”的前两年,新官上任想烧“三把火”以显示其理财能力,糊里糊涂跟着熟人买了几十万元的分红保险,还以为那种“存款”的利息很高。结果分红不理想,基本上属于无果而终。因为各家的情况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不等,要实现什么生活目标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必须对其风险、收益特点有所了解,并要根据自家情况选择。因此,妻子得出结论:树立投资有风险意识是修炼投资理财第一课。

    接下来的两年妻子的做法是,在认真考虑家庭经济的方方面面后,请一个专业的银行理财人士,帮助做出全面周到的理财方案。结合家庭的具体情况诸如:健康医疗、子女教育、房贷(旅游)开支、退休养老等方面,为自己作理财规划。

    妻子近5年来的理财成果大大启发了我,尤其近两年来,我再也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我真的服了。5年来,我们买了房买了车,有了积蓄,同时也营造了家庭理财上的和谐氛围。当然,我们这些理财心得,是5年来经过夫妻磨合、市场磕碰逐步形成的:

首先:要有共识。婚前,男女的钱各自打理,但婚后一定要先有理财共识,才能谈所谓的家庭理财,包括双方对保障需求、各项花费行为的忍受度、投资观念等等。许多人常忽略这一步,因此夫妻双方常会因理财问题产生口角。很多闹矛盾乃至离婚的夫妻,大都与理财不统一有关,因此不能小视理财共识。
    其次:开立二个户头,一为控制支出、一为理财投资。“支出户头”专门用来支付水电煤气、信用卡费等各项支出,不仅可用来检查花费的必要性,也可开拓节流的可能性。“理财投资户头”就用来投资基金、股票,可用来检查投资报酬,也可轻松算出财富增值力。
    第3:年度性大项支出预先规划。像保险费、旅游费、礼金(红白帖、过年红包钱)、房贷,都是每年必花的大项支出,可预留一笔预算支付,以免到时手忙脚乱。至于各项花费比重,建议小孩的花费尽量控制在家庭收入一成五至两成左右、房贷不要超过年所得的四分之一。
    第4:先投资再消费,存第一桶金。每月严格执行:收入减掉投资后才等于支出,也就是一定要强迫储蓄投资。年轻人风险承受度高,适度的运用低利贷款作些稳健的杠杆投资也是可以的。
    第5:选择对的理财工具。举例来说,若要拉高保障,年轻家庭可用投资型保单、分红保单来取代传统型保单,用较低的成本换取高保额,顺便累积子女教育金。在选择理财工具时,可分为核心与卫星工具。
    第6:定期检查投资报酬率。一般来说,每季或每半年检查投资目标是否偏离,若是有一定要马上调整。
    第7:眼下炒股正酣,如果参与炒股、买卖外汇等风险性投资,建议资金不宜超过家庭收入的1/3。

  本博更多精彩文章见 http://blog.sina.com.cn/cnny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