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小鸡刨食,孜孜以求,因为它有个愿望,希望每次的分刨劳动都能有所收获,收获越丰幸福则越多。
人在命运关头都要许个愿,期盼好事成真。愿望实现的越多,幸福的感觉越大。
人生就像电脑,就那么几样东西拼凑组装而成。如果生老病死是硬件,那么喜怒哀乐就是软件,衣食住行就是服务器。也许你什么都不缺,可是仍然有烦恼。人复杂是因为情感和欲望。情感错综复杂,欲望永无止境。幼儿园里简单,想喊则喊、该闹就闹,连哭都是快乐的。越长大,心事越重,谨言慎行,很简单的事情往往想得很复杂。红尘缤纷,眼花缭乱,反而找不到了自己。
人越长大快乐越少,是那儿出了问题?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其实,简单就是快乐,平淡就是幸福。只是我们不屑一顾,甚至弄反了。因为有的人认为简单是苍白的、平庸的、失趣的、难以忍受的甚至是无能的表现。简单还是复杂,快乐还是忧伤,我们不妨看看《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一文。该文将中国一村妇与外国一个科学家相提并论,颇耐人寻味——奶奶在1930年就已经发现,小鸡儿会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活物认作妈妈,这比奥地利科学家洛伦兹早5年。可是奶奶没有文化呀,不像洛伦兹那么会总结推广,提出动物行为学理论。难怪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周游列国讲学,奶奶却依然默默无闻,去得最远的地方是13 公里外的县城。
一个辉煌耀眼,一个渺小卑微,因此,吃大了亏。好在凡事皆有两面,让人心理平衡。洛伦兹名声太大,以至1942年被德军抓去做战地医生,后又被苏军俘获,吃尽了苦头。到了晚年,相当寂寥、贫困,被人遗忘。奶奶虽然经过军阀混战、日军入侵、解放战争等动荡,但由于她是小小老百姓,并无大碍,奶奶落得儿孙满堂,身子骨硬朗。常言道,生活是把双刃剑,没有两头都甜的甘蔗,事情就是这样,命运就是这样。它不会让人风光的只有甜蜜,也不会让人糟糕的一无出路。一些名言警句也都折射了这个道理,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富贵不能淫、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等。大起,必然大落,只是时间早晚、程度大小、方式表现等有所不同罢了,因为到了顶端,面临的每一方向都是下坡。爬得不高,摔得不重。人生有一些意外的喜出望外和坎坷颠簸,完全属于正常的,既不要得意过头,也不要绝望到顶。
这样,何为幸福就清楚了:幸福寓于愿望之中,是对愿望实现的满足感。如果把获得比做分子,那么愿望就是分母,分子与分母之比就产生了幸福指数。知足常乐不是获得的多,而是要求少。如果愿望小而获得大,人就会惊喜。如果愿望大而获得小,人就会哀叹。没有愿望的人是悲哀的;有愿望而不能满足是痛苦的;有愿望且能满足愿望,这才是幸福。
由此可见,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愉快,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小人物更容易拥有满足,幸福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