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在哪里……
○炊烟
山顶比山腰高,山腰比山根高。目之所及,高在比较中显现;山顶清冷,山腰苍翠,山根富饶。心之所及,高在偏爱中诞生。由此可见,高,乃对比之产物。而对比则离不开参照物,出身于参照物的高,皆为相对之高。
在大都市,用绿化美化城市已成一大风景,道路两旁的植被、灌木等不管自何方移栽而来,属于什么品种,为了整齐划一,愉悦视觉,都被剪(锯)成一般高,彼此之间互为参照物,谁若敢冒尖会立刻被剪头,大有锄强扶弱之感。这是人与自然的游戏。
而人与人之间,很多人会在乎自身的高与他人的高。在很多场合,高者有意无意会有优越感,有意无意会藐视矮者,而矮者则常常以看似不经意方式掩饰自卑和对高者的敌意。书载,拿破仑就曾因此事与他的一个高个子将军发生激烈的争执,拿破仑讲道:“如果你藐视我对你仰视,我可以即可消灭这种身体差别!”可见,高度之对于人,是根非常敏感的神经。除了表象上有形的高外,还存在着无形的内在之高。贫富、丑美、强弱、成败、得失等等,由外观向人性延伸,则落脚于社会地位上,是尊严、荣誉、人气的象征,由此产生的高矮之差,让高者处于盛气凌人的地位,矮者则成为弱势群体,低人一等。若再进一步延伸至政治和行政领域,就会有人搜肠刮肚找出建筑学上才使用的词语:高屋建瓴,还有“高,实在高”、站得高看得远等谗言。由于权力起作用,这些实权人物即使站在平地上,也会有居高临下的“气势”。矮者,往往不服气,因其过惯了矮者的生活,不屑于那种“人造”的高,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高——梦想!矮者认为:只要有梦想,即使躺在地上也能触摸到蓝天。
高有高调,低有低吟,世界从来如此,然而,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能处理好狂妄和自卑的关系,保持平常心态,不过于仰视,也不过于俯视,就会看到高之所在。有形之高和无形之高都产生于平视之中,这种平视不仅仅专指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