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涪陵白塔(文锋塔)

标签:
白塔文锋塔濮文升旅游 |
http://s16/mw690/001av0B9zy7baXSC74X1f&690
塔周围是青石围成的台基,一小块的平地。
塔前石碑显示,白塔是1984年的“涪陵市文物保护单位”。
http://s5/mw690/001av0B9zy7baXT9aW804&690
塔身覆盖了一层白色的涂层。也许这就是“白塔”名字的由来。
涂层已经残破,露出了其中的青砖。青砖中,深深地嵌入着“铁扁担”。
http://s13/mw690/001av0B9zy7baXTcXtWdc&690
塔身大门的牌匾上,曾经写着“天高日近”四个字。现在,还只剩一片白灰。放大照片看,也只能勉勉强强分辨出“天”、“近”的一点点笔划了。
http://s9/mw690/001av0B9zy7baXTh39Ce8&690
塔身的大门,没想到是近1.5米厚的石头砌的。石头门框上的“书法作品”。
http://s13/mw690/001av0B9zy7baXTlYCwac&690
风雨侵蚀,白塔已不年轻。枝叶繁茂在这个地方不是好事。
http://s12/mw690/001av0B9zy7baXTsCbp8b&690
爬山路上,还在想能不能进塔里看看。结果一到塔下,刚好就看到护塔的老人正在打扫卫生。她是附近的村民,受雇看护白塔好多年了。要进塔就得打电话找她开门。现在正好人在,少去好多麻烦。当然,守护不易,心甘情愿的给点辛苦费。
http://s16/mw690/001av0B9zy7baXTxZ4H1f&690
一进大门,就是一副楹联。顶上是“贵相腾辉”。
http://s14/mw690/001av0B9zy7baXTJhX73d&690
两边的上下联:
大雅广扶持,一柱擎天开泰运;
斯文真主宰,三台立地庆升华。
楹联为时任涪州知州濮文升所撰。
塔心佛龛里供奉的,应该都是近年的东西了。
http://s7/mw690/001av0B9zy7baXTQpDw66&690
对濮文升的条目继续写道:“同治十年(1871年)任初莅,涪人德其父,颇爱之”。在濮瑗任涪州知州的18年后,他的二儿子,濮文升,也到涪州任知州了。看起来,濮文升在其父亲德政的光环下,倒是顺风顺水。
但志书里笔锋一转,“文升多情任性,重世谊,凡其父之门生,不问贤否,虚心听受,往往淆曲直,于是富人投所好,重贽(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拜门下者五六人,在外为威福,始终庇之”。几句话,倒是刻画出了濮文升的性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社会习气比较重,拉小圈子,搞团团伙伙,自己朋友圈的人,做点欺男霸女的事,也能被州官司濮文升所庇护。看来这濮文升似乎是个昏官。
接下来,则描述了濮文升三任涪州知州的经历:“一年调任去。十二年(1873年)继施牧(施毓灵)后回任,十三年又调任去。光绪三年(1877年)冬,继吴牧(吴羹梅)后回任”。
这样看来,《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所记的白塔重建于“清同治己已年(1869年)”的说法似乎不够正确,那时濮文升还没有到任呢。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说白塔重建于同治十年(1871年),即濮文升初任涪州知州那一年。一年后,濮文升调离,施毓龄接任,并继续修建白塔,同治十二年(1873年),濮文升再回涪州,又从施毓龄手中接任知州,次年,1874年,白塔竣工。所以《涪邑文峰塔记》里,有两个涪州知州出现。
《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的笔锋再次一转,“历练既深,较平正,七年预征八年捐,轮据州人之请,稟复完粮征银旧例,剔除征钱浮价之积弊,足以晚盖,惜次年即卒于官”。水平所限,不知这断句是不是正确。但大致的意思还是能明白,即濮文升经历一定的磨练后,为涪陵人民还是做了一些好事,这些功劳,完全可以抵销以前所做的一些错事,即“足以晚盖(晚盖:以后善掩前恶)”。但“惜次年即卒于官”,两爷子都死在任上。但得到一个“惜”的评价,也是值了。
作为三任涪州的知州,濮文升也于光绪七年(1881年)在白鹤梁上留下了一幅现称为《濮文升题记》的题刻作品,至今仍清晰可见。
在蔺市的龙门桥东,也曾立有濮文升的德政坊,可惜于1961年冬被拆除。
http://s2/mw690/001av0B9zy7baYaXV2Fd1&690
渝利铁路桥。
http://s13/mw690/001av0B9zy7baYb4Jek3c&690
http://s11/mw690/001av0B9zy7baYbGcoW1a&690
在白塔最高处往下俯看,研究一下最佳的道路。那个村民确实没说错,从移民点(白色楼房)下方那个水塘旁,明显有一条比较宽的人行路,通到山腰处泥巴公路上。顺泥巴公路从山凹转到图上右边山脊处,又有一条上塔的小泥路。即本文第2张照片。回去就走这条线路。
http://s1/mw690/001av0B9zy7baYeSx4k40&690
白塔立于四重青石构成的台基上,正八棱形的外观,总高40米。
http://s11/mw690/001av0B9zy7baYeXxEuda&690
http://s1/mw690/001av0B9zy7baYf5IhW50&690
问了我不再进塔后,看塔老人锁好塔门,收拾好东西,背起背篼下山了。
http://s6/mw690/001av0B9zy7baYfs8g595&690
http://s14/mw690/001av0B9zy7baYfx68Zad&690
http://s13/mw690/001av0B9zy7baYfCbmccc&690
http://s15/mw690/001av0B9zy7baYfHudUee&690
http://s11/mw690/001av0B9zy7baYfMWFkd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