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豆沙关五尺道

(2016-02-16 21:30:41)
标签:

豆沙关

石门关

五尺道

袁滋

旅游

春节到昆明游玩,走才全程开通的宜宾-昭通-昆明高速。中途宿云南盐津县的豆沙关。

豆沙关是高速公路边上的一个小镇。按常理,是不会在这种小镇上找住处的,特别是春节前后。但既然要去,总是有理由的,那就是在这里有秦朝五尺道的遗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对夜郎、滇等地郡县的控制,专门派军修路。由于沿途山高水深,又没什么诸如炸药之类的现代化的工具,所以这路实在是修得艰难,修得不够宽,大多只有五尺,所以称为五尺道。

豆沙关,则是古时五尺道上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也是后来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2006年,这里经历了一场地震,现在的民居都是地震后复建的。

这里也算是个旅游小镇,住宿很便宜,80块的标准,条件也还可以。

http://s10/mw690/001av0B9gy6ZomYtYKZe9&690

http://s6/mw690/001av0B9gy6ZomYBx8Ff5&690

 

 

节前的小镇,不少商铺都关门歇业了,行人稀少。虽然还能看出小镇的繁华,但整齐划一的民居,却使小镇少了一些灵气与活力。
http://s5/mw690/001av0B9gy6ZomYOYRec4&690

 

看见牌坊,知道景区快到了。匾书“本固邦宁”。
http://s11/mw690/001av0B9gy6ZomZ7Rto4a&690

http://s14/mw690/001av0B9gy6ZomZhW3zcd&690

 

站牌坊前的小广场放眼四望,确实,这地方够险要。两山之间有一条河,叫关河,河岸这面是陡坡,另一面则是直上直下的绝壁。
http://s7/mw690/001av0B9gy6ZomZu8U656&690

 

售票处没有人。
http://s8/mw690/001av0B9gy6ZomZDs8vd7&690

 

50元一人。这价格不便宜呀。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值守。哈哈哈,大笑三声,似乎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
http://s2/mw690/001av0B9gy6ZomZMvV761&690

 

 

免费进入。
http://s6/mw690/001av0B9gy6ZomZZf5X55&690

 

 

对面的绝壁看得更清楚了。半壁的斜缝中,有悬棺。
http://s8/mw690/001av0B9gy6Zon0d99ta7&690

 

眼睛看不清楚,用长焦镜头拉近。很明显的棺木有五六具,据说有9具。有研究说,这是汉代的僰人悬棺。至于这些悬棺是怎样放上去的,到现在仍还是迷。

周朝时,僰人已发展为一个民族,他们参加周武王伐纣有功,首领被封为僰侯,并于现四川宜宾建立了僰侯国。而到了明朝,这个民族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明王朝发生十余场战争,元气大伤,最后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终。
http://s10/mw690/001av0B9gy6Zon0nyjf19&690

 

往前,有一亭子占据了道路的大半。
http://s6/mw690/001av0B9gy6Zon0KqJTb5&690

http://s9/mw690/001av0B9gy6Zon0U8Os38&690

 

 

亭门紧闭不得入。亭内黑古隆冬的,把相机从门上格子孔中伸进去,打上闪光灯,才拍到内景,里面还有扇木门门。

原来,亭内木门的后壁上有一块摩崖石刻,这突兀于路中的亭子就是起保护作用的。
http://s2/mw690/001av0B9gy6Zon14sTv71&690

 

 

这块石刻叫《唐袁滋题记摩崖》,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其时,云南这里的一个小国要求重新归附唐朝。唐朝十分重视,派御史中丞袁滋等人,赴云南册封其王“异牟寻”为南诏国王。袁滋一行在途经石门关(豆沙关)时,留下了题记。在网上搜到了题记原文抄录如下:“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石纪之袁滋题”。
题记面积仅0.44×0.36米,全文仅121字。但因其“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历史作用,在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1988年1月13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http://s3/mw690/001av0B9gy6Zon1jWkW12&690

 

 

亭前出来,再往前的路,已经不平整了。
http://s1/mw690/001av0B9gy6Zon1z1DO40&690

 

 

遥想当年,马帮来往,马铃声声。要多少次的撞击,才磨得出这样的蹄印呢?
http://s4/mw690/001av0B9gy6Zon1UfSj53&690

 

石门关的关楼,看上去很新。据说原关楼1950年代被毁,1982年才原样修复。

石门关始建于隋朝,处在五尺道的关卡位置,古时,是中原进入云南的第一关。因其地势险要,似是关河从山体中劈出的一道石门,故称石门关。据说以前关门厚一尺二,门一关,重兵一守,确实是万夫莫开之地。门两边的中原和边疆就被隔绝了。

唐朝的时候,南诏叛唐,石门关就关闭了42年,直到南诏与唐重归于好,袁滋册封,才重新打开了石门关。
http://s15/mw690/001av0B9gy6Zon206eO6e&690

 

站在关楼上,前面曲曲折折的五尺道,就通向以前的蛮夷之地了。
http://s2/mw690/001av0B9gy6Zon2nZURc1&690

 

回望关楼,现在就站在以前的边疆之地了。
http://s3/mw690/001av0B9gy6Zon2IAGm32&690

 
 

这里,能清晰的感觉到交通的变化。
最左边的河道,是关河水道。依次向右,是内昆铁路(内江至昆明,2001年9月全线铺通),昆水公路(1970年代中期),水麻高速(2008年通车,现G85高速的一部分),再加上秦朝开凿的五尺道,共5种交通方式。
 
壁前建筑叫“观间阁”,才修建的,更好听的说法叫复建的。
http://s9/mw690/001av0B9gy6Zonkhorm58&690
 
发卡弯,马儿在这里要转个身还是不容易的。
豆沙关现存的五尺道古道长约350米,宽约1.7米。历经岁月的洗刷,路石已经非常的圆滑,找不到一点点棱角,路面非常的不平整了。
http://s11/mw690/001av0B9gy6ZonkDCieaa&690
 
 
在这路上走着,随时得盯着路面,找好下脚的地方,真的挺累人的。
http://s4/mw690/001av0B9gy6ZonkS5j5e3&690
 
再下面,就是那个观音阁的大门了。从五尽道再出去,就是景区的另一头了。
http://s3/mw690/001av0B9gy6Zonla9Ca02&690
 
回走了。发现石壁上还有些其他的石刻。但字好象被刻意的破坏过一样,最下是“佑我生民”,然后是“勤政爱民”、“XX第一关”、……。
http://s13/mw690/001av0B9gy6ZonlmVSA5c&690
 
 
 
 
找了家馆子,解决晚餐。
http://s16/mw690/001av0B9gy6ZonmaLaT0f&690
 
吃完饭,黑夜已经来临。
http://s4/mw690/001av0B9gy6Zonmr6inb3&690
 
孩儿们在广场上放着鞭炮,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http://s16/mw690/001av0B9gy6ZonmDZnN7f&690

不知道为什么景区没有收费。真收费的话,游玩出来可能也得骂人了。景区太小,景点太少,文化发掘几乎没有。如果要以钱来讨论的话,最多10元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