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青羊-陈万宝庄园
标签:
旅游陈万宝庄园石龙井庄园戴家堰庄园四合头庄园 |
虽说陈万宝的庄园就在涪陵的青羊镇,离城只有一小时的车程,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这个号称“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彩”的地主庄园。好在有个由涪陵区博物馆承办的“涪陵区首届文物线路免费游”活动,终于如愿。
青羊场镇过去一点,大巴车拐上了路边的一条水泥支路。
http://s15/mw690/3fda8987gde2636f109fe&690
进去一两百米远,透过车窗看出去,左手边就是一排瓦房。原来这里就是陈万宝的庄园了。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373eb86d&690
庄园背后的青羊镇中心校的校舍似乎比庄园更显眼一些。
http://s15/mw690/3fda8987gde2637763e4e&690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37d952ed&690
1987年7月,陈万宝庄园即被确立为涪陵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确立为重庆市重点文物单位。其实,陈万宝庄园是个总称,是清朝咸丰年间诰赠朝议大夫、川东巨富陈万宝及其子孙所建的14座民居所组成的建筑群,累计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米以上,耗费白银十万两以上,素有“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彩”的说法。目前所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就是眼前所在的这里,叫石龙井庄园,原名为陈萼楼。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3831d7ad&690
斑驳的墙与瓦,记录着150年岁月的苍桑。
http://s2/mw690/3fda8987gde26388d2c81&690
石龙井庄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占地11亩,房屋120余间,300余名工匠历时十二年半才建成。是陈万宝二儿子住的地方。民国初年曾获“能工巧匠”银樽奖,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为“四川省三大优秀民居”,但其他两处民居是谁,网上搜了阵,却没有结果。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38ec0583&690
庄园墙体的下部是大块大块的巨石,上部是青砖。而其内的建筑则是木构,这种外砖石内木头结构形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包银。这个石头墙体上的洞,应该是出水口吧?
http://s3/mw690/3fda8987gde26392dc652&690
http://s6/mw690/3fda8987g7c9d6c26cf55&690
庄园的规模挺大,但是大门却很小,有点不成比例的样子。而且大门并不在庄园的中轴线上,而是开在侧面,面向东方。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39be4749&690
http://s8/mw690/3fda8987gde263a070c57&690
石龙井庄园的大门有两个,这是最外的一个,主要起加强安全的作用。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3a4b7c64&690
两个大门之间,间隔只有两米,形成个小小的空间。这第二个门,才是庄园的正门。
http://s15/mw690/3fda8987gde263a8b89be&690
门板有些凹凸不平。据说,这门板上原来是雕刻有门神的,与门板是整体,当年为了破四旧,硬生生的花了一两天的时间,才把门神给铲掉了。不过,两边的门灯和电线线管肯定是近年加装的了,欧式风格的灯罩实在是有些突兀的感觉。
http://s8/mw690/3fda8987gde263add34a7&690
小小的大门进来,里面豁然开朗。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3b1e70f5&690
久闻庄园的雕刻艺术精湛,细看之下,果不其然,而把整个庄园看完后,更是只剩惊叹。
http://s7/mw690/3fda8987g7c9d6c572bc6&690
进门的小花园,名芍药园。最显眼不是花,而是中间的水缸。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3bb04589&690
缸壁的雕刻,虽有些风化,但仍能想象当时的精美。
http://s12/mw690/3fda8987g7c9d6c66007b&690
水缸内里边沿,也是刻着各式动物。木建筑最怕的就是火,所以不论是皇帝住的紫禁城,还是陈万宝的庄园,都会有这种装满水的水缸,它最根本的用途就是在灭火时取水用。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3c42d009&690
水缸后的这个花台长七米,取七上八下之意,讨个好彩头。
http://s16/mw690/3fda8987gde263c8498df&690
麒麟。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45a6fa05&690
柱头上布满了虫孔,不知还能支撑多久。底下的石墩,能起到防止地面流水浸湿木柱,延长木柱寿命的作用。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45e891d3&690
石雕的果品。
http://s2/mw690/3fda8987gde26463d3d91&690
明显的可以看出,石龙井庄园曾经也作过学校。
庄园变身为学校,再变身为旅游景点。永远宾轮回,没有终点。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4699c898&690
芍药园过来,就是庄园的中轴线了。头顶上,是戏台。正前方,本该是正房的位置,却是一堵围墙和围墙外的校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为了修学校,拆掉了石龙井的一部分。现在看来,绝对是错,但客观地讲,放在当时那个认识情况下,倒是很难有人有文物保护意识。现在,也只能是在心头哀叹一声了。
石梯很有气势,每级台阶,都是整石所制。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46de8cb3&690
但每级石梯的两端,却拼接了一小段石头。不是石头的长度不够,而是因为特别的设计和施工。这两端的小块石头比中间的都要矮上一点点。下雨的时候,可以让更多的雨水从两端流走,这样,中间的梯面就可以少些水流,更方便大家在石梯中间上下。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471f2c35&690
和芍药园对称的,是牡丹园。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47771859&690
有两个六棱花缸。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47c1cc0d&690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48227c1d&690
这幅雕刻中,居然用叶子组成了“秋冬”二字。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4878962d&690
中间的水缸是方形,与芍药园中的圆形水缸一起,取天圆地方之意。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48c658d3&690
缸体下的蝙蝠,取“福”意。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490a5e29&690
再过去,则是一个小花园,也称樱花园。庄园西面区域,是女眷住所。所以这里种的树也很有意思。有枣子树,寓意早生贵子。有枇杷树,寓意多子多福。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494750db&690
而这棵樱花树,有百年历史了,据说是全国第二大的。不知数据是否准确。还传说是陈万宝的孙子在日本留学时带回来的。樱花树并非只产于日本,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千里迢迢从日本带回来,猜测至少也得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吧?那树苗基本上路上就得死了。所以不太可信。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499c602d&690
零零落落的檐上瓦当。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49e008e8&690
上石梯,过烘房往后去,则又是一天井,名荷花园。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4a330928&690
天井中的荷花缸又是夺人眼目。
http://s16/mw690/3fda8987gde264a665c7f&690
虽然爬上了青苔,但仍能看出缸沿上雕刻的荷花。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4ab5a0e8&690
各种形态的荷花。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4b020d04&690
从小荷、中荷到大荷,嘿嘿,这话好没有水平,就是荷的一生形态,都在缸上。
http://s3/mw690/3fda8987gde264b3fe9b2&690
缸脚。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502ada0a&690
荷叶田田,迎风摇曳,仿佛都有一股股清风,带着荷香向我送来。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5073f11c&690
天井围栏上的石狮。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50c12fa8&690
天井周边的房间用途,已经被改变了。这里,变成了四至六年级打饭处。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51102299&690
从打饭窗口探头进去,里面曾经是学校的厨房。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5148ecd4&690
这墙上,记录着不远的历史。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51a617a3&690
进去,门后,这里是原来的小姐房。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51ef0595&690
楼上已经不让上去了。
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523ec53b&690
小姐房内。窗户外,就是刚才见过的樱花园了。
http://s1/mw690/3fda8987gde265284baf0&690
回到天井。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52d920b3&690
再往后走,出一小门,就是校舍了。这里曾经是学校的教学楼。但现在已经空空如也。
http://s2/mw690/3fda8987gde2653241041&690
教学楼的后面,是石龙井庄园原来的堡坎。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5378bda9&690
堡坎上伸出的这个东西,据说是用来接主屋屋顶雨水,并排出院外用的。
http://s15/mw690/3fda8987gde2653ca2dde&690
堡坎内嵌一口井。这个井是整石上凿出的。无论有多么的干旱,这井里的水从来不会干。但也从来不会溢出来。
http://s15/mw690/3fda8987gde265418a5be&690
久未使用,水面有些污物。但水却清亮见底。
http://s7/mw690/3fda8987gde2654544986&690
堡坎也是一层一层往后退缩一点,完全符合力学原理。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549f99cd&690
屋顶的植物都这样的茂盛了。
http://s2/mw690/3fda8987gde2654e6e451&690
上到教学楼,这教学楼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俯拍石龙井庄。
一个很明显的四合院。正中就是戏台了。图上的左边厢房,是女眷们休闲打堆的地方。右边则是男人们活动的地盘。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55270e79&690
http://s3/mw690/3fda8987gde2655742db2&690
大天井套小天井。这是另一个还未去的天井,名兰花园。
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55cbda4b&690
又回到了院中。望着教学楼,心中百感交集,无言无语。
http://s7/mw690/3fda8987gde265fada636&690
怏怏地来到兰花园。
http://s6/mw690/3fda8987g7c9d70008e65&690
石缸中长的不知是什么。石缸壁上刻的却是兰花了。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60498934&690
连放花盆的石墩子都这样的漂亮。
http://s16/mw690/3fda8987gde2660b9a7ff&690
一看墙上,就知道这兰花园曾经装满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6118a64d&690
转了一圈回到了中庭大石坝。戏台,就如同我们现在天天对着电视电脑,这也算是当年陈万宝和他子孙们的CCTV了。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614a9cc4&690
檐角高耸,繁华不再,满耳的川剧锣鼓声不知流落到了何方。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619c1aac&690
看着戏台上的木雕,不是惊讶于它的精细精美,而是惊讶于它是怎么躲过四旧文革。只期盼它能再躲过岁月的风霜。
http://s3/mw690/3fda8987gde2661d70bf2&690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623160cc&690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6282d67a&690
戏台前的石坝两边,各有一对父子猴和母子猴。父猴背上有小猴,寓意辈辈封侯。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62b8d849&690
这是母子猴了。
http://s8/mw690/3fda8987gde2663073247&690
不知今后石龙井庄园会有怎样的改变。希望它能永远的保存下去,甚至是里面的标语,里面的厨房,都能保持下去,毕竟这些都是曾经的历史。已经被改变的,我们没办法挽回,还留存的,我们有责任守护。希望瑞兽显灵,能守护着这庄园直到永远。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63515839&690
出石龙井庄园,上公路,往右边前行几分钟后,就到了陈氏婆媳合葬墓。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63a3b3dd&690
这是陈万宝孙媳妇余氏和曾孙媳妇刘氏之合葬墓。左边的媳妇的墓穴被盗了,右边的婆婆墓墓碑下也被撬了两个眼,幸未被盗。
http://s2/mw690/3fda8987gde266a259df1&690
墓上雕刻可以分为几层。最顶上标为昭明殿。
http://s8/mw690/3fda8987g7c9d71093657&690
忽然发现这个雕刻人物有些奇怪,难道是戴着墨镜?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6aa8541a&690
再下面标为“钟灵所”和“两全归”。两边对联为:花落扫时风作帚,树遮明处月为灯。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6af6da6d&690
最下面就是墓体了。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6b2f221c&690
整个墓上刻有87个人物形象。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6b84aadc&690
http://s1/mw690/3fda8987gde266bcfe1e0&690
http://s16/mw690/3fda8987gde266c16909f&690
墓的左右两端,各有一狮子。这个狮子与墓石为一个整体。
http://s7/mw690/3fda8987gde266c548966&690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6ca6ecf9&690
婆媳墓正对的公路另一边,就是陈万宝庄园的戴家堰庄园了。此地是陈万宝的老祖屋。戴家堰庄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6700平米左右,也是陈万宝和他幺儿陈荣茂住的地方。
http://s7/mw690/3fda8987gde266cdc9536&690
只能说,这里只是个遗址了。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731cfe4a&690
墙上的石窗中间已经破损了。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7372c325&690
这堵砖墙似乎修补过。但从做工上看,左右两边明显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73a583a4&690
居住在其中的村民正在劳作。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73fbb36c&690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742f95ec&690
墙脚,还残存着一些刻石。看来桥上老翁收获不小,鱼篓里还露出个鱼尾巴。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7491c4ba&690
http://s7/mw690/3fda8987gde2674d6bf16&690
穿过戴家堰庄园,再向前行。
庄园的各建筑之间,当年都有这样的青石板路相连。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751323c4&690
不远处,两根望柱耸立。顶上各有一象。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7560e7d9&690
换个角度看。望柱之间,则是陈敏斋夫妻的合葬墓。
http://s1/mw690/3fda8987gde2675be6050&690
http://s7/mw690/3fda8987g7c9d7233ece6&690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7656e2e5&690
雕刻还是分为了三层。
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76a454db&690
最顶上。
http://s8/mw690/3fda8987g7c9d72494807&690
第二层,天休滋至。天休,是天赐福佑的意思。天休滋至,大致就是福呀,喜呀,多多的来吧,越多越好的意思。
http://s13/mw690/3fda8987gde26772efeac&690
镂空的石雕,技艺惊人。
http://s13/mw690/3fda8987g7c9d72570b6c&690
http://s8/mw690/3fda8987gde2677b2f4b7&690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7806b6ea&690
现代人要手工仿制这个,多半是没这个能力了。
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7843506b&690
带着惊异,继续前行。
前面是四合头庄园。陈万宝有三个儿子,四合头庄园就是长子陈荣发的住所。而石龙井,则是二儿子的。
http://s8/mw690/3fda8987gde267caf6dc7&690
四合头庄园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5700平米。跟戴家堰庄园一样,四合头庄园也是有村民居住。
大门口的门槛上,小女孩乖乖的吃着自己的午饭。
http://s12/mw690/3fda8987gde267cfdd05b&690
略微好于戴家堰庄园,但四合头庄园也很残破了。
http://s10/mw690/3fda8987gde267d3b1c39&690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7d876c85&690
现在都还能看到原来的彩绘。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7dc48165&690
http://s5/mw690/3fda8987gde267e0574d4&690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7e761ae3&690
http://s6/mw690/3fda8987g7c9d73112895&690
院中围栏都是整石所制。
http://s3/mw690/3fda8987gde267eff6b72&690
窝身于柴火中的小象。
http://s6/mw690/3fda8987gde267f384ed5&690
与祼线共存的木雕。
http://s9/mw690/3fda8987gde267f8b0fd8&690
http://s11/mw690/3fda8987gde267fda91da&690
剩在我们手中的古物不多了。
http://s4/mw690/3fda8987gde268013c3e3&690
文物保护的路还很长。
http://s14/mw690/3fda8987gde26805a3f7d&690
声势浩大的文物游,不应该是让大家来批评文物保护的现状的,而是提醒大家,提醒全社会,面对这些仅存的文物,我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http://s5/mw690/3fda8987g7c9d7344c244&690
时间太紧,青羊镇还有好多的文物点都没安排了。希望以后能有时间再来游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