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相亲,父母唱主角

标签:
山西晚报对对碰儿女相亲父母唱主角情感 |
分类: 山西晚报《对对碰》 |
2005年开办中国第一个恋爱艺术培训班
北京胜祥之道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www.mysxzd.com)首席心理专家
专家信箱:shengxiangzhidao@126.com
互动微博:weibo.com/dushengxiang
前不久,“对对碰”女嘉宾小琴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已找到了中意的男朋友,目前正在顺利相处中。聊起相识过程,小琴坦言对方是老妈从公园相亲会上“精选”的。这无意获悉的好消息不禁将记者的目光引向了省城迎泽公园藏经楼东南角,那里常年活跃着一群老爸老妈,听听他们的声音——
父母“相亲”记
1 念书误事儿啊
受访人:林老伯 71岁
林老伯的儿子今年已经38岁了,还未成过家。儿子硕士毕业后就去日本留学了,一直忙于学业和工作。去年回国后进了一家日企工作,也谈过几个年轻漂亮的女朋友,但一谈婚论嫁,女孩们就纷纷掉头走人,让林老伯很感慨:“现在的女孩啊,太轻浮了,爱玩儿,不踏实,和你谈朋友行,和你安心结婚过日子就不行了,说是不想进婚姻的围城。”林老伯觉得自己70多岁了,现在唯一牵挂的就是宝贝儿子的婚事。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会识人,亲自来这儿给儿子把把关,说不定能帮他找个安分踏实的好姑娘。看情况这里都是父母替子女来征婚的,都是奔着结婚的目的来的,这让人挺放心的。
林老伯拿着一块A4纸那么大的白纸板,上面右上角用环形针别着一枚儿子的一寸照片,人浓眉大眼,看起来很精神,下面是用黑体字写的简介。简介是按年代月份写的,很详细,颇像一份个人求职简历。一会儿,一位阿姨过来拿起白纸板看了下,说:“小伙儿不错,挺优秀,但是年龄大了点。我姑娘不找35岁以上的,怕有代沟。”说完摇摇头走了。
林老伯叹口气说:“哎,念书误事儿啊,这男的年龄大了也麻烦着呢。找个二婚的吧,我儿子是初婚,有点亏啊。”林老伯感觉很无力,自己已经来了七八趟了,有一个26岁小姑娘的父母挺积极的,还说若两孩子能对上眼就催着他们结婚。但是见面后发现那姑娘人不行啊,文凭太低,两人几乎没什么共同话题。虽然着急儿子的婚事,但林老伯也觉得找个合适的最重要。
2 有些时候,父母的意见还是对的
受访人:小琴 32岁
小琴曾经是“对对碰”栏目报道过的一位女嘉宾,短婚未育。说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她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后悔”。
前夫学历家境都比她差很多,就因为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而日久生情。当初父母其实是反对那段婚姻的,他们希望独生女儿至少能嫁个门当户对的人。但小琴那会儿已被爱情冲昏了头,她觉得房子车子都不是问题,两个人相爱才是最重要的。最终父母尊重了她选择一位穷女婿的决定。但好景不长,结婚才一年,两人的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继而对方出轨,那段婚姻以两败俱伤收场。
刚离婚的时候,小琴发誓再婚时一定要找个有钱的男人,但带孩子不行。她还没生自己的孩子,怎么能给别人当后妈呢?按照这个条件,她也陆续见了几个男人,都不了了之。
最后还是老妈出马了,一有时间就往公园跑,和那些有大龄儿子的老太太们聊天。还真让她遇见个条件不错的,就是小琴现在的男朋友。他也是短婚,但有个三四岁的儿子,判给了他,平时由奶奶带着。小琴的妈妈见过那个小孩,特别懂事,确切地说,她是先喜欢那孩子,才决定让小琴和他爸爸交往的。“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秋天我们想去领证。”小琴幸福地说,“我总以为自己比父母读的书多,见识比他们广,思想比他们新潮,但回头想想,父母看人的经验还是比我们多。我妈总跟我说,只要真心相待,当后妈没我想的那么可怕。事实证明,我现在完全能够和他孩子和谐相处。”
3 早做打算,赶早不赶晚
受访人:郑阿姨 46岁
郑阿姨家就住在公园附近,经常来藏经阁这边溜达。反正也要过来逛,顺便给自己的儿子看看有没合适的对象。郑阿姨的儿子属马,今年才22岁。虽然年龄还不大,但郑阿姨觉得做什么事也是赶早不赶晚,晚了好的就被挑走了。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儿,早些张罗挑选余地也大一些。
来这个相亲会的父母都是太原本地人,郑阿姨过来就是想给儿子找个本地的女孩儿,将来他们有了孩子,双方父母可以轮流照看,也省很多心。逢年过节的,自己的儿子也不用大老远地去看老丈人丈母娘。
现在的影视作品里宣扬的那种爱情都很不切实际,弄得孩子们只注重自己的个人感觉,幻想着和自己的另一半一见钟情啥的。但结婚过日子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很现实的生存问题,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考虑得实际点没什么不好的。
但郑阿姨表示公园里这样的相亲还是有“风险的”,毕竟大家都是刚认识,不是知根知底的。郑阿姨曾经看中过一家人,“对方把自己的女儿夸得天花乱坠,我们当时觉得非常满意,就互换了孩子们的联系方式。但我儿子联系那家女儿的时候对方要求在比较好的咖啡店见面,我们当时也没多想。可儿子晚上回来后说一顿饭花了五六百元,初次见面就花别人这么多钱,一看就不是诚心诚意的。果然,事后那女孩就再没和我儿子联系了。”
4 尽可能多给孩子提供些线索建议
受访人:吴阿姨 56岁
吴阿姨戴着厚厚的老花镜,拿着一个黑色的小硬皮本,走到一个个征婚牌下,细细地看着,有合适的就记下来。这期间,有别的父母过来搭话,吴阿姨也只是草草聊上几句就继续自顾自地翻找记录。吴阿姨说自己的女儿比较挑剔,自己先给女儿来踩踩点儿,记上几个,等女儿回去过目,同意了再和人家联系。
吴阿姨有一个独生女儿,今年32岁了,“女儿年龄大了,婚姻问题就是让人头疼。她以前也没什么感情经历,性格比较内向孤僻,还带着点小清高,这些年也一直有追的,但她总看不上人家。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熬大了。”吴阿姨同意婚姻大事得孩子们自己决定的观点,但她觉得也不能任由他们耗着。他们不着急,父母不能不操心。所以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一些线索,多搭一些桥,至于成不成只能看他们的缘分。
不过吴阿姨还是觉得亲戚朋友介绍是最靠谱的,但现在的人们交际范围都比较窄,人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连自己的邻居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找个合适的还真挺难的。
父母感言
让子女们自己来挑选有眼缘的对象吧,他们会觉得比较尴尬,人生经验也不足,在感情上比较迷茫,为人处世也欠缺。而且都是事业奋斗期,比较繁忙。即便有点时间也是宅在家里上网,找网友谈感情反而更不靠谱。我们当父母的反而有充裕的时间替孩子们找些合适的线索,免得他们上当受骗走弯路。
家庭背景、工作情况、学历、年龄,都是我们比较看中的征婚条件。来公园里和自家情况差不多的父母们聊天,一可以直观了解未来亲家的家境人品,二可以结交一些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大家经常交流经验挺好的。
杜胜祥诊断
父母替子女相亲,是各种相亲形式的一种补充,但现状却是父母过于替子女操心婚事,而子女似乎并不领父母的情。深究其原因,似乎有父母不愿意与子女分离的心理暗示。
林老伯的儿子都三十多岁了,还需要这位七十多岁老爸替他着急,这种现象在剩男剩女中比较普遍。单看硬件条件,林老伯的儿子挺不错的,为何现在还单身着?重要原因在于他骨子里要找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年轻漂亮只是一个女人的外在吧?三十多岁的男人还在乎这方面的外在条件,这到底是女孩的肤浅还是剩男的肤浅呢?
郑阿姨未雨绸缪早早就替儿子相亲了,不过还是吃了个小亏。她看好的姑娘“宰”了儿子五六百元,这只能当是买个教训了。但那姑娘“不懂事”是一方面,郑阿姨的儿子那么大了,怎么也不知道控制一下吃饭的成本呢?看来这孩子还是没有脱离父母的掌控,做事情太没主见了。
解决方案
A.首先不能否认父母替孩子相亲这种形式,因为通过这种形式也有成功的,比如小琴就是通过父母把关找到一个如意男友,值得恭喜,不过代价有点高,面临着二婚。
B.无论是通过朋友介绍还是通过公园相亲,都只是增加一种相亲的方式,根本问题还得需要当事人自己把握。即使孩子成年了,中国的父母们也始终不肯撒手孩子的大事小情,这并不是个好现象。其实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能越俎代庖的就是人们的情感。很多剩男剩女真的不是缺少爱的对象,而是缺少爱的能力,这要引起家长们的共识才是。
C.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去找到人们的情感归宿,其实是个蛮难的过程。这需要人们更有耐心,无论是单身者还是其父母都应该以情感为主,否则,大家都有可能以条件来谈婚论嫁,这非常不好,造成一种婚恋物质化的倾向。
D.建议大家多学习些亲密关系的知识和技巧,多看些这方面的书籍。家长也可以多鼓励孩子们参加别人的婚礼,激活他们内心里对婚姻的渴望。
E.家长们要少为孩子们“剩下”找客观原因,多从主观上帮助他们树立主动热情的恋爱观,这对恋爱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