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业规划咨询 |
说到这里,也来谈谈我对“第三类人”的感受。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我双学士毕业之后来到北京,有个漂亮的女生有天兴奋地告诉我:“我给你介绍我的堂妹吧?她比我还漂亮。”“好啊。她在哪里?什么学历?”“她在南京一个大学读医科,现在正在读硕士,出来后就是博士。”“多谢了,我不想跟女博士成家。”“为什么呀?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历低,她可以不上博士,硕士毕业就行了,双学士配研究生正好。”“算了算了。多谢了。”这件事情搞得我这个朋友很是泄气。女博士生还很漂亮,为什么连见个面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现在分析起来有两个原因导致我直接拒绝跟这个医学女博士建立关系。一是长期以来社会中传说女博士都是女强人,从来不顾家庭生活,也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我有点大男子主义,我希望的夫人是贤妻良母型的,这也是很多男人的想法,妻子一定要是贤妻良母型的。有多少学问能读到多高的学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斤两,犯不着为娶到女博士而感到自豪。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当时我曾经暗恋了10几年的女孩就是个学习特别好的人,她本科被保送进了网友szs1224本科母校去学习当时最牛气的专业,接着被保送该校读硕士,1989年的时候还没有直博生的概念。她保留研究生学籍直接去南方工作了。暗恋了10几年,大学时候我在信中公开追她,结果她写信告诉我:“大学期间不谈恋爱。”她给我的印象就是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她刚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去她家里,兴冲冲地想再提感情一事,我问她身边的男子:“这位是谁?”“他是我丈夫。”---大学期间不谈恋爱?刚毕业就结婚?----电闪雷鸣的感觉!-----本来我对于学习好的女生很有好感的,可是这种结果,根本上对于我认知学习好的女生有很大的触动。当然这种经历现在用我的感情过滤器理论很容易解释的。这段经历也让我有资历讲《爱的艺术》。有了这种经历,我能对女博士不敬而远之么?
如果说,上述直接拒绝女医学博士的经历来自于社会的偏见的话,那么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接受了社会的偏见。
我现在的夫人1990年代中期曾经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过,当时同寝室中来了个女博士,可是这个女博士对于我跟我夫人(当时是恋人)呆在一起非常反感,从一见到我们俩开始就象是见到了仇人一样。我跟我这个寝室所有其他女生关系都好呀,我哪点得罪了这位女博士啊?后来一打听,敢情这位女博士刚刚离婚,为解闷从南方一所普通高校考到这个研究所,刚来研究所里她就跟同事的关系弄得很僵。自己的婚姻不幸,可能有丈夫不好的一面,也不至于讨厌所有的男人阿?也不至于看所有的恋人都烦啊?要说是bt,这是典型的bt!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心理咨询这门科学,早知道的话,我早进入心理咨询行业了,呵呵。
从此以后,我对女博士更是敬而远之了。
说这些我个人关于女博士的经历,是想说明,我们对于女博士这个特别的群体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产生了很多的偏见和误解。
所以,我很希望有更多的女博士能够加入到这个讨论的行列中来,为早日摘除“第三类人”这个帽子而不懈努力!
当一个人因为学历的原因而被外界指定为“第三类人”是很悲哀的,什么时候,我们的女博士既是学业上事业上的佼佼者,更是生活上的可爱者,那么我们真的就很羡慕她们了。
当我们拂去外界的尘埃,真正地敞开心扉,感受自然的洗礼,为生命而感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彼此会心灵相通的,我们就不会有关于人的各种分类的,包括“第三类人”。
夜已很深,窗外各种夏虫鸣叫不已,雨早已停了,我关闭了空调,推开门,打开窗户,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清新,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我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自然,再好的空调也要得空调病的。
当我们接近自然的时候,我们是最有力的时候,今夜我会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