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胜祥之道
胜祥之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954
  • 关注人气:9,9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考博与工作:找回自我(下)——大地苍鹰

(2005-12-15 20:20:25)
分类: 职业规划咨询
出国
    我也曾打算出国,不过本人比较衰,没有来offer,其实我的研究生paper三篇,都是sci,本科gpa全班第一,但托福太差了,实在说不出口就不说了,又一个可以做垫背的,呵呵。
    不过现在想来,幸亏自己没有出成,多好的美国人呀:)
    出国是受环境的影响,周围的人都在出,咱也试试吧。而且自己也想出去看看世面,看看异国风情,想两年拿个硕士就回来,多爽!这是我当时出国的心态。
    想想如果一个人不是特别想搞什么研究,我一定不打算留学。留学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赌博:它的成本极大,风险相当高。如果没有足够的从自己方面来讲说得出的理由,不要留学,最好也别有见见什么异国风情的想法:中国的风景都还没有看遍呢!更何况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出国的。
    从其他角度来讲,出国的同时也放弃了很多的东西,一定要权衡
    我现在觉得只有一个让应届生留学的理由:研究。除此而外,别的好像都不行,除非你的家境特别得好,你出国只是想镀金而已。
    其实想想,留学相对好留,关键是到了异国他乡,想过这一段的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吗?能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好的影响吗?出国到底去干什么,这个一定要想清楚。哪一天想清楚了哪天就开始准备出国吧,只要你的现实条件允许!
    为了留学我花费了家里将近一万元,其实自己内心里留学的愿望也不是特别的强烈,但既然开始了,还是一贯的风格:专一。准备申请留学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找工作,既然开始申请留学了,也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那就坚持到底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
    但最后我就是不愿意把档案转到留学中心,这就意味着:我留学申请其实只是我的一份经历,而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也不想要那个结果。
    不过即使不出,我也会考gre(toefl我就不说了,即使不出,考一下还是好一些)。因为很多人觉得很苦,新东方老师也讲:考完gre后就把它抛到脑后,其实他们说得也对,但前提是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努力,勤奋,最好别投机取巧。美国人要求考gre,我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至少我考完以后文献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一篇十几页的文献又算的了什么?更别说自己的词汇量了,呵呵。很多事情你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到,时间长了,效果就出来了。
                               关于考博
    考博士跟考硕士一样,我个人认为一定要考名牌,如果在国内,最好是清华,北大(本人有名校情结,而且我在科研所也呆过一段时间,觉得太沉闷,压抑了:一天说不了几句话呀!个人感觉,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呵呵)。毕竟名牌之所以为名牌多少还是有些独特的,有与其他别的高校不同的地方的。在里面呆几年,眼界,气质等等各方面可能会不同。而且出校门的时候自己也容易背*大树好乘凉。更何况你毕业的学校会带着很强的社会关系,机会也偏向于名校毕业生,又是一个“马太效应”,这一切是其它学校所无法带来的,也是无法估量的。
    但考博士与硕士不同的是,读博士是为了研究的目的(本人学理,只谈理科,别的我不太熟悉,所以如果不符合实际请别较真),跟硕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累(假如你不想混的话)而且有的很清贫,更要耗费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你在考之前想想是否能忍受,是否愿意,而且有的还有家庭的压力,毕竟博士毕业时人也不小了,假如自己确实很喜欢研究,也确实坐得住,能忍受,那你考吧!
    报名之前,打听一下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发展前景,毕竟博士毕业了大多是三十左右了,直接面临的是家庭压力,事业压力等等,相当实际。还有导师的情况,尤其是导师的为人与学术,这些相当重要,否则可能四五年的期间内你无法忍受,直接影响到你的一生。
    我见过很多的博士,说实话可能也是大话:很多博士还不如我这个硕士,只是专业上的原因,我们外行人不了解他们专业的缘故罢了。如果做人成功了,我倒还很佩服他们,怕就怕学术上不行,做人又自大自傲,相当自我。博士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前面也说过自己在准备考博士,但到底自己还是放弃了。
    我自认为我相当有毅力,不怕吃苦(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这么评价我),韧性相当强,甚至很固执,走极端,所以我想假如我能了解我自己适合干什么的话,我一定会坚持到底的。一般认为一个人读完大学后就基本上定型了,但我认为我自己没有,研究生我改变了不少,但我还是认为我自己没有定型,我跟我以前的女友说:我还有三次大变时期。一次时出国(当时正在申请出国),一次是毕业后找工作;还有一次就是工作一两年后。出国没有出成,免了,那么漂泊的大半年我就在找我自己:到底是读博士,科研;还是到社会上去工作。我自己也痛苦的跟我前女友发信:我踏入那行我就完成那行的转变。我知道各行有各行的规矩,科研你就得叫真,来不得半点虚假,主要是对事,在技术上就得数一数二;但在社会上,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了,主要考你混社会的本领,说白了我个人认为就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这方面。其实我走极端了,读博士照样也得“混”社会!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早定型了,所改变的就是经历,阅历,完善自己,做回自己而已。应该说当时我已经走向了歧途。我试过做博士,但发现自己不是很适应:无法忍受自己一眼能被看出是个学生!太单纯,理想了,在思想的成长方面没有很大的进步,一切都是懵懵懂懂,一旦与人打交道,缺陷马上变得令自己无法忍受。我去过公司应聘,应聘过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现相当傻,相当幼稚。就连讲一个专题都无法清晰简洁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我想我该走出去了。
   恰好这时候碰到了一个高人,他判断人,分析人这方面很让我佩服,他对我的帮助很大,通过他,我比较清晰地认识了自己,明白了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放下一切包袱之后,我发现其实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关于工作
     本人是工作的强烈赞成者,如果你不是一个研究迷,我强烈建议你工作。在社会上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能遇到很多的事情,能学到不少的东西,也能交道不少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你融入了社会!虽然很累,而且主要是心累!
     但一工作,我想首先涉及的是实际利益,这相当重要。很多人关心户口的问题。其实我想户口是其次的,关键的问题是户口背后的福利,跟户口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利益以及一些工作机会,这些才是重要的。如果你去事业单位,去政府机关,户口还是很管用的,甚至是相当管用的,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在其他别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在一个事业单位,一个政府机关呆上一辈子,就算你暂时在一个事业单位做事情,户口其实根本就不重要,获取一份经验更重要。如果你去一家企业,你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你的什么户口,档案什么的。我有个同学根本就没有要什么户口,档案,现在在一家企业干得也挺好的!听他说再干几年,身价是十几万了,可能那时候还不到三十岁!
     说得更直接一点,人之所以要那个户口直接的原因我认为就在于自己的忧患得失,心里放不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刚从校园出来,碰到以前不熟悉的多少有些涉及实际利益的而以前这一切都是学校包办的东西心里多少有些担心。但假如你有谋生的本领,发展前景也不错,要户口有用吗?我看户口养活了北京一大批懒散的土著!
     所以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但去企业工作,最好自己先问问自己: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利益。经济只讲“利益”。还有一点我个人觉得就是最好从基层做起,练习看人,观察别人的待人接物等等。在社会上,感觉有时候甚至能力都是次要的,更起作用的是你的为人处事,并不是你能力强就能升的。
   工作的感觉不错,还是工作吧!
                                     后续
     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每选一次都意味着放弃其它,都有风险,都有成本。其实也并不是每一次的选择都需要那么正确,但一旦选定了,就认真做好,别怨天尤人,别抱怨。只有做好了现在的事情,你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别人也才放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这样你的机会才越来越多,形成一种“马太效应”。
    现在自己已经工作了,一份真正的全职工作,并且马上要拿到第一份正式的工资了,心里有一种自立的感觉,真的,自立的感觉相当不错,所以再次建议如果不是自己一定要科研,强烈建议工作!
   现在工作对应届生来讲,很难找到令自己特别满意的。但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讲,其实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工作,一份工作只有做过了才能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找一份工作,不管结果怎样,一定要全力以赴,自信,乐观,热情,脸皮一定要厚,我相信总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的,最不济的情况,可以换个地方呀,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上海?北京,上海是好,但就一定是你的吗?留在那里你就一定有一种家的感觉吗?
   我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自己会没有工作,一个是因为相信自己的能力,二来也是因为自己研究生毕业的学校相当好,如果我都没有工作,全中国多少大学生,研究生会没有工作?呵呵,自大了。这也是我忍了那么长时间的原因。
    所以我相信所有的大学生本科生,硕士,博士都会有工作的,只是可能自己会不那么满意,比如地方,比如待遇,比如发展机会等等,但暂时的第一次选择并不能决定终身,眼光可以看远一点。只要你不丧失热情,心态不老!
    其实就算以后你的事业没有很辉煌,只要你自认为适合自己,自己快乐就可以了,但在经济上要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能撑起一个家!没有必要一定要事业辉煌。人活着总要做一点事情,这个事情说大点就是所谓的事业,别把事业拔得太高!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不过我自己感觉:以前以为只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可以了,但现在发现其实是不行的,年轻的时候不奋斗,年龄大了以后会很后悔,因为无法忍受自己的平庸!事业其实是次要的,甚至物质也是次要的,关键在于那个拼搏的过程,一种经历,一种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与充实感!
   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吧!
   刚出校门的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眼高手低,讲起来一套一套的,但一实践却一塌糊涂: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其实想想用人方需要你有工作经验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他们也有压力,比你更实际的,有更大的压力。社会与学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社会是不允许你犯错误的,在学校期间你犯了错误,别人可以原谅你:还是学生嘛!(其实这在我看来是侮辱我)可以原谅。但在社会上,没有那回事,犯了错没有人会原谅你的,不能要求别人来帮你,来原谅你,还以为自己下次不会再犯了,其实根本就没有下次。不信的话试试就知道了。
   任何人都不要轻视,不管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任何事情也不要小看,不管这件事情多小。今天无意认识的一个人可能明天就是你的恩人;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可能就在为你的明天做铺垫。热情待人,认真做事,你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我最深的感受!
   我在准备考博士期间无意,也如饥似渴地学了三四个月的vc,每天七八个小时地编程,当时主要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焦虑,还以为一生不会编程的,没想到现在工作正是用vc编程!我心里都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幸亏当时学了。否则领导一看你什么都不会,心想:还是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呢!我还以为有多了不起?我要你干什么?呵呵。
   表达感觉不是很清楚,感谢大家看完,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