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人民最向往的三个一线城市,也是全国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这种现象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但是“逃离北、上、广”,一般是指在这些一线大城市混不下去的屌丝白领,很少出现事业有成的青年科学家逃离“北、上、广”的事件。长期以来,“北、上、广”优秀的科研环境常常吸引着其他地方的青年科学家前来搞研究。但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开始选择逃离“北、上、广”了,因为他们在这三个一线大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就是高房价和孩子入学问题。
就在2017年的两会接近尾声之际,一篇名为《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的文章流传到网络上,点击量瞬间突破10万。文章作者从北大本硕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的北京某研究所。留在北京的这位青年科学家,一边承受着科研的压力,一边遭遇着生活的挑战。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房子。北京的房价高得离谱,连纽约、东京、伦敦也望其项背。在北京4环以内,老旧的二手房每平米就已经突破9万元,学区房更是达到每平米15元的的天价。这样的天价房子,就是年薪80万的两院院士也难以承受,更别说青年科技工作者了。压倒这些青年科学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孩子的入学问题。在北京,要让孩子入质地比较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简直不亚于上孩子上名牌大学,托关系求情、天价的费用令那些一心从事科研的学者难以承受。由于买房、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这位青年科学家含泪告别中科院的老领导,转战南京某高校。类似这位青年科学家的例子,在北京不在少数。北京正在面临科研断层的危险。高房价不仅要摧毁北京的实体经济,而言还要摧毁中国科技发展的根基。
对于当下北京的生活压力,老科学家们也都深有体会。“北京的房子太贵了,这个是客观事实。”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家骐说,即使用他一辈子的身家,在北京也买不起一间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同样过过苦日子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也在为年轻的科学家们着急:“他们的压力我们懂。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有全国最好的科研资源和国际交流环境,也是全国优秀科研人员集中的地方。但北京本身的生活压力大,确实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在这些老科学家们看来,留人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事业留人,即使目前条件暂时差一点,但是在这里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可以考虑留下;一种是待遇留人。面对北京的高房价,国家和单位应该加大经费投入,解决青年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的住房问题,让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不在蜗居,不在为身边的琐事分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