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布赖特项目创建于1946年,以参议员富布赖特的名字命名,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实施,是世界上声誉最高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之一。它在全球190多个国家选拔高水平的学者,每年不同学科的选拔人数加在一起不超过800
名,平均每个国家不超过5名。即使象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每年的名额也不超过40名。选拔出来的学者由美国国务院及中国政府共同资助到美国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为期10个月或一年的深造,并受邀到美国的政府机构、公司和其他研究中心进行访问。项目实施60年来,已为世界各国培养了一批学术、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精英,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40位。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世界各国受到极大关注,选拔也非常激烈。就中国而言,要想成为富布赖特学者,必须至少经过三关。第一关,获得985、211大学的提名。第二关,参加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的初选。竞争者要通过美国富布赖特网站用英文填写研究计划,然后提交美国专家进行评审。专家们从中国众多的申报学者中初选出80名。第三关,美国驻华大使馆组织专家进行复试。这80名入围学者要到美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更为严格的复试,复试评审专家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从研究计划的新颖性、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参与者的英语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考查。经过这一次复试,初选出的80位富布赖特学者就要毫不留情地刷掉一半,只剩40名。
经过这三关角逐,我和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武大、南开等名校的39位学者,有幸成为2011-2012年度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其实,我提交的《美国旅行文学研究》曾两度作为申请报告提交国家留学基金委,都未获批。值得庆幸的是,它被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选中了。在出发前,美国大使馆还给我们这40名学者进行了欢送会。按照计划,美国大使要亲自接见我们。但由于美国驻华大使进行换届,老大使走了,新大使骆加辉还未上任,于是本次的大使接见留下遗憾。不过美国大使馆的招待规格还是挺高的,安排我们在北京豪华的宾馆过了两天。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予我们的招待是每个入选学者要缴纳押金4万元押金,另交1千元的手续费,以防止我们这些学者滞留美国不归。国家留学基金委真是以君子之心踱我们小人之腹啊!相比之下,美国富布赖特机构办事人员杨春菊、刘映琳等女士的工作作风却是令我们这些富布赖特学者为之感动,她们工作兢兢业业,对每一个富布赖特学者的名字都能记住,无论是在我们申报项目的过程中还是在我们的签证、培训等环节,都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在这里,我向她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赴美机票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在美国期间的生活费用由美国国务院出,大体上是每个学者每月2800美元,在纽约等中心城市访学的富布赖特学者的生活费还会更高。我是首次出国,对怎么样乘机一窍不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为我们订机票,但每人收取服务费350元。相比之下,美方的各种服务都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学者的体检费用美方还给出了。“留服”人员问我怎么走,我是一个不善于操心的人,就说:“随便,只要能把我送到位于纽黑文市区的耶鲁大学就行”。于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就给我订了史上最雷人的航程。第一站,乘国航CA983到美国洛杉矶;第二站,从洛杉矶乘美联航1445到费城;第三站,从费城乘美联航4526到纽黑文。
2011年8月25日晚上9点,我终于乘坐国航CA983
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出国之旅。生平从没有坐过飞机的我要乘三架航班,航程近3万公里,中途两次转机,艰险可想而知。不过还好,在前两个航程,还算顺利,在洛杉矶和费城都顺利地过移民局和海关。在洛杉矶移民局,签证官的脸是个亚洲人,比较严肃;在海关,官员是个美国人,笑眯眯地予以放行。三件行李也没有出现问题。但是从费城到纽黑文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由于纽黑文是小城市,没有大的航班,空中运输都是由小飞机进行,每机大概能容纳乘客15名。而且还经常飞机晚点,我这次就足足晚了一个小时。在机场焦急地等待了5小时后,我终于坐上小飞机,飞往纽黑文。由于飞机小,我的手提箱无法随身携带,只能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放到飞机后边的行李舱。
飞行一小时后,小飞机在纽黑文简陋的小机场降落。根据两次乘坐大飞机的经验,我下了飞机,就到他们所谓的Terminal
领取行李。但这次麻烦大了,在那里,我只领到了从洛杉矶转来的托运行李,而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不见了!这个小行李箱对我太重要了,因为我的富布莱特文件、美金、给导师带的礼品、药品和其他生活必须品都在那里。没有了它们,我在美国从事富布莱特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我向机场人员说明情况,他们说,由于我拿不出托运行李的行李签作为证明,他们也爱莫能助。我非常沮丧,只好无奈地办理了行李遗失证明。侥幸希望上天能帮助我找到这弥足珍贵的行李箱。
真是祸不单行。在出国前,我联系了一位在纽黑文工作多年的华人夏旭先生,他开着他的宝马车爽快地来机场接我。由于他认为我在机场待的时间不会很长,就没有把车熄火。由于我的行李丢失,他也很着急,就跟我跑行李的事情,竟把他的车未熄火的事情给忘记了。办完行李挂失以后,我坐上夏旭先生的宝马车开始驶向纽黑文市区。刚到市中心,汽车发动机开始冒黑烟,如果不及时停车,可能会出现爆炸。夏先生紧急停车,急招朋友带冷却剂来帮忙,总算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故障排除后,夏先生仍然开车把我送到目的地,丝毫没有怨言,真是好人哪!
到了目的地,朋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来的真不是时候,明天纽黑文将迎来40年一遇的飓风艾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