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缪斯女神是天神宙斯的九个女儿,分管歌唱、悲剧、喜剧、舞蹈、叙事诗、情书、抒情诗和恋爱诗等诸多艺术中的一种,一般也被作为对诗人的雅称。这些女神最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演绎出神秘、古典、高贵、自然、浪漫的气息,因此是历代艺术家尤其是诗人所崇拜的偶像。在奥林匹斯山上,凡是有缪斯出没的地方,众神都能天天唱歌跳舞,极其快乐。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在现代意义上,企业家就是工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是终日与金钱、生产和人力资源打交道的人。那么,高贵的缪斯女神能与世俗的企业人联姻么?
答案是肯定的:能!在现代美国诗歌史上,华莱士·史蒂文斯就是这样一个把缪斯女神娶到家的大企业家。史蒂文斯白天的身份是美国哈佛福德保险公司的副总裁,晚上的身份就是就挑灯夜战的诗人。虽然他的名声在美国现代诗坛如雷贯耳,但他的保险公司的同事和他的家人对此却一无所知,就连他的妻子也少有察觉。他的第一本诗集《风琴》,在1923
年出版,流露出英国浪漫主义和法国符号学派对他的影响,显示了他对审美哲学的倾向,还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想入非非,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其他现代诗人相比,史蒂文斯更为关注想像的转换能力。他在上下班的途中,或在晚上构思他的诗歌,生活平静安祥。
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官员和企业家在企图将缪斯女神娶回家来,以便在同行中显得伏龙风雅,例如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阁下。但他们娶回的是谬斯女神之表,并没有将谬斯女神之理娶回来。但也有一个企业家例外,他就是国际手套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手套分会秘书长、 宁波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高级职业经理人 ,马科先生。当马科起初把他的诗集新作《大地语言:十二诗章及其他》寄给我的时候,我只不过把它当做类似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所写的“羊羔体”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但翻阅了几首诗以后,我对马科肃然起敬了。我认为,马科先生不仅得了缪斯女神之美丽的外表,而切也深得谬斯女神之精神。
马科的诗,绝不是“羊羔体”那种琐碎的口水,也不是近年来网络诗坛种惯常的风花雪月。从其长诗作来看,它们有着T.S
艾略特《荒原》中对颓废的现代社会的凝思,又有着庞德《诗章》中对历史的追问。仅看第一篇的题目《创世纪的脉动》,就足以让人感知马科诗作的雄浑了。
创世者从无风的黎明醒来
光芒还没有磨成闪电和星辰
“黎明”只是我姑且的一种标示
就算是醒来吧,时间还没有开始
还不能定我的罪 罚我苦役
所以我
大胆称道他的斧子与大地初生的奇迹
马科在这里要表现什么?是盘古开天的豪迈还是人类亘古以来创造与痛苦的相伴?也许,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吧。但不管怎么讲,人类历史上惊人的壮举,无不与人类自身的痛苦相伴。这是马科对历史的高度概况。其他的章节写得也同样好,例如第二节“疯狂的时间”,第三节“阳光的启示”,第五节“翱翔于天地之间的王者”。在这里,诗人将神话、历史、宗教和哲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化作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思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国人对盘古历史遗忘以及浮华喧嚣的隐忧。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首诗歌的前面,马科还将外国著名诗人的名言或诗作片段做为题记,更是画龙点睛地揭示了他的诗歌的主题,启迪读者的深思。
马科的短诗有华莱士·斯蒂文斯的那种华丽的隐晦,读者们读一遍两遍是难解其中的涵义。例如《遗址的悲歌》:
这些国家级的灵魂太重了
卷曲在智慧之外自溺的角落
咬着历史遗留的几亩干草
那硬硬的斜挺的脖子上挂着苍老的泪痕
——遗址的哀歌
高雅的艺术读者甚少,不作些炒作艺术家甚至无法生存。例如法国著名画家法朗索瓦·米勒,为了生存,就曾经炒作过自己的作品。米勒在年轻时候穷困潦倒,常以萝卜充饥,其所创名画《晚祷》索价8法郎,买主仅愿出价5法郎,买卖未成,米勒后悔不迭。正当米勒与其他穷画家朋友一筹莫展之际,朋友中一位名叫卡尔的画家发现了一条定律:“每个无名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后才行,那时候他的画也就身价百倍。”于是米勒和他的朋友们抽签决定谁必须装死,中签者正是米勒。在假死之前,米勒以每天50余张的速度做画,他的朋友们则用尽手段拉拢记者,为米勒“死后”的造势做准备。葬礼举行的时候,米勒化装成自己的一名远方亲戚帮忙抬棺材。果不其然,在米勒“死后”,作品的价格开始暴涨,米勒和他的朋友们摆脱了穷困。
但马科是不需要炒作的。他根本不需要诗歌来帮助他更好的生活,正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活着的技术已十分娴熟”。也就是说,他的企业家身份是他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不必为了五斗米而终日奔波。相反,诗歌可能反而会影响他的生活。既然如此,那我们渴望马科真能如美国企业家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森,潜心诗歌创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2011年2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