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迷精

(2009-06-18 06:48:06)
标签:

随笔杂谈

人生感悟

思想交流

休闲文化

百姓生活

分类: 随笔杂谈

                财迷精 

                 财迷精

                                              漫步秋林

    汉语里这个“精”字挺好玩的,凡事物达到成“精”的程度,那都是超出了常态,达到了极至,具备了非凡的本领和功力,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精”字在词首的一般多含褒意,如:精华、精辟、精髓、精英……,当然也有例外,如“精神病”。“精”字在词尾的往往带有贬意,如大家都知道的白骨精,狐狸精、马屁精、财迷精等等,这几个“精”都不是什么好“精”。不过这些“精”一般效益还不错,白骨精依仗人妖变化、巧言令色,可以骗个唐僧吃吃;狐狸精靠出卖色相、花言巧语、挑拨离间,可以从中渔利;马屁精靠出卖人格、低三下四,可以谋个一官半职;最惨的是财迷精,财迷精一般是大半生辛苦,终日吃苦耐劳,节衣缩食,每天瞪大了眼数他那几个铜板或祈祷存折上的数字快快增涨,祈求着有一天他会发大财,以至财迷心窍,想发财想到成“精”的地步,故而得名“财迷精”也。古今中外的财迷精都大同小异,外国有个葛朗台,中国有个严贡生,是人所共知的古典文学中的“财迷精”形象。在近代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财迷精”的形象,尽管作家们刻薄地嘲弄了他们既可笑又可怜的悲剧人生,可是“财迷精”总是不能绝后的,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财迷精,以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手段去实践着财迷精们的共同美梦。

    听说过解放前农村的一些财迷精,他们带领全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在生活上,吃、穿、花、用都算计得十分精准,不能有一点点地浪费。比如,爬到树上去修剪树枝时,他们怕一上一下把衣服磨破,就让家人把午饭吊到树上去吃;为了节省被子,制定家规:每年不过农历十月十五,全家老小不准取出棉被来盖,宁可全家挨冻,也不能早盖一天,因为早盖一天就意味着被子会早坏一天;吃的方面更是百般节俭,他们总是把细粮换成粗粮来吃,那个时候粗细粮价钱相差无几,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欺骗自己的肚子,因为细粮吃着顺口就吃得多,粗粮吃得少,时间长了就可以节省粮食。干活却要保证极大效率,在成本投入压缩到最低点的情况下,起早贪黑玩命地干,干起活来恨不得一个人能顶两个人,在他们的思想中想象着:人要是能总干活不吃饭那该多好啊!可惜,尽管是财迷精这一点也没能做到,多少还是要吃口饭的。如此地榨取自己的体力和精力,节省并积攒着每一个铜板,到底是想干什么呢?就是想发财,想象着他们的子孙会过上好日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想象着家有良田瓦舍、儿孙满堂、抬头见喜、吉庆有余,如果再有肥猪满圈、骡马成群那就更好了。现在看来这个要求也不太高,可是那个时代必须付出“财迷精”的代价。要想实现这个愿望,首当其冲的就是把从牙逢刮下来的每一分钱,积攒下来,积少成多,然后去买地,土地是农民之本,是发家之源,作为农家没有土地注定你不会富余,一切想象都是幻想。

    您别说,到解放前还真有些人家口熬肚攒地置买了一些土地。我们当地有几家大户,他们的儿子在南方做事,消息比较灵通,来信告诉他们的家父,说南方正在打土豪分田地,让家父尽快把土地低价卖出,然后去城市置办产业。本村的几户殷实之家,见到如此低价的土地,如获至宝,眼都红了,把多年的积攒一并抛出,纷争购买。到1947年春,这几家心满意足地买到了最后一块土地,差不多全家人均三亩,幻想着来年丰收在望,不禁喜上眉梢。就在这年的秋天,家乡开展了土地革命,按照《土地法大纲》的标准,这几家刚好攒够了富农条件,当然也就顺利地进入了富农的行列。当时的政策是打击地主,孤立富农,团结中农,从此一心想发财的人们成了被孤立的对象,还有以后三十年作为富农家庭出身的子弟们的诸多不幸是不言而喻的。

    从那时候起,我就意识到,人一辈子不能太贪财,不能跟财玩命,更不能像财迷精那样苛待自己,苛待家人。财富永远是社会的,社会是永恒的,人只是一个过客。个人拥有的财富是社会财富存储的不同形式,个人财富越多越具有社会性。比尔盖茨的数百亿美元的资产还不是都回归了社会吗,因为财富是从社会中来的,还要回到社会中去,没有别的去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不是谁都能做这么大的事业,最现实的是不要存过多的幻想,不要有过多的奢望,只要你有一份平常心,去做好你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必为儿孙置办家业,富贵出败子,家贫出精英,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几十年时空,都有自己的舞台,在人生舞台上表演的如何?那是每个人的本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必攀比,不必强求,能吃几碗饭就吃几碗饭,顺其自然。更不希望像“财迷精”那样去积累财富,只望平安一生,能完成一个人的基本使命足矣。什么是人的基本使命?人的使命古人讲得很精辟,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其中“齐家”是基本使命,作为普通人应该做到。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养家,能给子女比较好的教育,能做到下贤上孝,全家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这就是我理解的人的基本使命,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就没白活,就够起码的人格,就应该受到尊重。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在讲《孟子的智慧》时讲过:“做人要有一个使命,人的使命就是要好好做一个人”,我想傅教授讲的“好好做一个人”也就是这个意思。朋友们,让我们大家都来好好做人吧,不要为富为仁,不要见财忘义,不要财迷心窍,不要当财迷精了!财迷精都是很悲惨的。

 

                                                      2009.06.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晨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