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城感受

(2007-04-26 09:12:34)
 

                      小城感受

    连续去了几个小城,都是走马观花,多的住个两三天,少的住上一晚,但不管时间长短,感受还是有一些。

   “小城故事多”这样的凄美歌声并不能代表小城里的绚烂生活和丰富内涵,从大城市里来的人也丝毫不要有什么优越感,大城市里有的小城市里都有,大城市里没有的小城市里也有,比如晚霞中飘起的炊烟,比如清早泛起的晨雾。还有一些是不必说的,通畅的交通、清新的空气……所以来到小城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丢掉城市的烦恼就等于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上周利用周末两天去的地方叫盱眙,除了江苏人之外,应该有九成以上的人不能准确地叫上这个名字。我也一直以为我要去的地方叫yutai,当地人的发音又念不准,直到在街上看到一个拼音的标识,才清楚这里是xuyi,而且这两个字在输入法中用拼音能轻易打出。

    张目为盱,举目为眙,盱眙取登高远眺之意。洪泽湖边的这个小城在江苏是贫困县,在全国应该是中等发达。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高档车,有的只是惬意着的生活和悠闲着的周末。县委书记、组织部长、日报总编、人大副主任、发改委主任等一干干部都个顶个的能干,尤其是县委书记,年轻、敢干、有口才,虽说只是个处级,但到北京来当个区长一点问题都没有,别看人家是小地方的人,可本事一点都不小。还有一个乡长,30来岁吧,西服革履,指着他开发的一大片房地产侃侃而谈,成竹在胸、江山在手的感觉。

    盱眙最著名的地方是明祖陵,也就是朱元璋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葬在这里,这里尽管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的文物相比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但这正是小城的骄傲,北京人还有什么骄傲可说的。20多年前斯琴高娃来过的情景至今被传诵着,在北京斯琴高娃能有这样的荣幸吗。

    去年底去过的小城是满洲里。当年的深圳不知是不是也这么繁忙,据说俄罗斯人修车都要到满洲里来,更别说买东西、娶媳妇、生孩子了。满洲里的繁华是体现在商人们身上的,街上到处都是抗着大包的“倒爷”,这情景在北京街上已看不到了。满洲里的干部们也都年轻,而且张嘴就能唱,俄语还说得溜溜的。在这里接触最多的干部是市大型活动办主任,工作能量赶得上北京的副市长,而那份自信就要比北京的市长还强了。

    在这样一个遥远的边境城市会感到闭塞吗?我们从满洲里市驱车几十公里到了正在冰封着的呼伦湖,在湖边度假村的大堂里,我一眼看到的是报架上的北京晚报,虽说这不是当天的报纸,但就是这张报纸让这里的人感觉离北京并不遥远。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小地方是福建的泰宁县。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县城里的建筑都极有古典文化韵味,如果穿上一件古代书生样的衣服在街上走,那自己都会感觉突然有了唐伯虎样的才情。这里还是红色之城,“红军街”真的会让人想起当年的红军。只是思路转不过来的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都是很穷的地方,而这里已经很富庶了,光看看依山伴水而建的度假村有多高档就知道了,九华山庄再好也没有那里的自然景色。

    所以,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才是井底之蛙。每天忙忙碌碌,其实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外边的世界变成了怎样的光景。小城故事多,小城机会也多。30岁,在小城可以弄个县长干干,呼风唤雨、指点江山,而在北京30岁还在给领导倒纸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