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歪批高考作文题

(2006-06-07 22:16:12)
分类: 杂感小文

     北京的符号

《北京的符号》是今天高考北京的作文题。

猛的一听还行,仔细一想也不好写。天安门、故宫、京剧……是北京的符号,但是太俗了,这能写出什么新意来?看看我们最近做的一系列古城保护的版就行了,中轴路、新首博、南池子,大前门,我们早就写过多少遍了。那写鸟巢、水立方、歌剧院的大鸡蛋呢,也不行,无非就是写写新北京新奥运、one world one dream之类,写得不好变成个社论了,能得高分吗。

要是我就去写满街的小广告牛皮癣、拥挤不堪的路面交通、居高不下的楼市价格……谁能说这些不是北京的符号,但我估计要是这么写大学恐怕是上不了了,只能上街去贴小广告了。

 

关于三的联想

《关于三的联想》是湖北的高考题,我觉得这个题出得最有意思: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仔细想了一下,带三的成语还真不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寸不烂之舌、三长两短、三心二意……怎么“三”到了我这儿全变了味儿了。从题目中我看不出是不是只能用他的“三”而不能用我的“三”写,如果用我这些变了味儿的“三”去写“启示”,准比那几个“没变味儿”的“有味儿”。不过我清楚,光“有味儿”是不行的,要是这么写学是考不上了,只能去做个游手好闲的“三教九流”。

 

 

《读》是安徽的题。题目很抒情: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位,读是沟通,读是超越……所以的好词都让出题人给用了。

到学生这儿没的写了,读是什么?写“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肯定不行,那是早恋;写“旧书不厌百回读”,也不好,有玩物丧志之嫌。没办法,只能写读是痛苦,读是孤独,读是寂寞,读是伤感,读是无助,读是高处不胜寒的遥望,读是可望不可及的期盼……真可怜那些考生们,还去大学里“读”什么呀,在这儿就已经“读”晕了。

 

万恶的教育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全民破译密码
后一篇:熬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