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了“裳”的另一个读音
(2020-02-14 20:11:20)分类: 课堂教学 |
不要忽略了“裳”的另一个读音
其实,“裳”作为多音字,只在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即现代白话文)的“衣裳”(与“衣服”同义)一词中读shang,其他语境里都应读作cháng。裳,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代的裙子(男女都能穿),与“衣”(古代指上衣)相对。《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有标注的。既然经常误读,就有必要辨析一下,以避免今后再误读。
文言文(包括古典诗词、现代旧体诗词)和白话文(包括古白话文)的“衣裳”其实是一组“古今同形异音词语”。文言文的“衣裳”是“衣”和“裳”组成的短语(词组),标注读音为y-cháng。白话文的“衣裳”是个双音节词,标注读音为yshang。
(一)以下诗词中的“衣裳”读作y-cháng,即“裳”读cháng。
1.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3.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一)“霓裳”,一般解释作“以云霓为裙子”;读作nícháng,“裳”应读作cháng。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九歌•东君》)
2.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3.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二)以下诗词里的“裳”也读作cháng。
1.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经•邶风•绿衣》)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经•唐风•无衣》)
3.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北朝民歌《木兰诗》)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三)“衣裳”在古典诗词的近体诗里不能读成轻声词,也是从平仄规律考量,讲究平仄从四声出发,是不出现轻声字的。
(四)这里顺便说一下,单独读一个字的轻声是很难的,因此,普通话测试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对多音字,不宜读其中的轻声。譬如“裳”读cháng,不读shang;但也不读shng,因为“裳”没这个读音。
注:此文已被《语文研究与教学》杂志选用。
后一篇:剪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