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社会心理学 |
内容和结构是自我概念的两个基本属性,其中内容属性指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描述和评价,结构属性则涉及自我概念的内容如何组织。20 世纪70年代以前,自我概念研究主要侧重于内容尤其是自尊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中,自我概念不再表述成一个独立的现象,而是包含多种元素在内的多样的结构,研究强调将自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包含不同的纬度。最近的自我概念研究将其作为一个社会认知模式,是一个多样动态的系统,一个认知基模的集合。
自信息加工理论逐渐取代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自我概念的结构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体验起着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相应地由内容属性转移到结构属性上来。
一、基本概念
1、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1890年,自詹姆斯首先提出“自我”这一概念后,心理学界关于“自我”的探讨相继出现,并涉及许多层面。自我复杂性这一概念在80年代就已提出:但并不是作为自我概念的一个评价标准,而是作为一种人格特点进行研究的。Linville于1987年提出了自我复杂性缓冲模型的概念,从此受到了包括社会、人格、临床研究者的重视,在论文发表之后的二十年间,这篇文章每年大约要引用不下20次。近二十年来,林维尔(Linville)所提出的自我复杂性理论(以下简称SC理论)日益成为自我表征结构研究中的一个主流方向,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受到相当多的异议。
自我复杂性即自我概念中描述自我的建构概念的数量多少及各建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所谓“建构概念”是指一个人用来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如一个人用友好一不友好、聪明一愚笨、乐于社交一宁静、粗俗一高雅等认知结构来解释和预测别人或自己,这些就是4个建构概念。
2、自我复杂性的重要性
自我概念是认知过程的结果,所以自我复杂性反映了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称多维性)及各认知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或称为整合性)。
自我复杂性反映了个体社会生活和心理特点的丰富性和个体内部各心理特点的关联程度、整合程度。因此可以部分地预言个体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世界。
Linville 认为,自我复杂性是压力事件和不良影响间的一个缓冲器,它与这两者均无直接的显著相关。
二、Linville自我复杂性模型
客体关系学派、建构主义以及社会认知研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自我复杂性模型。本文主要介绍Linville的自我复杂性模型。这一模型在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自我复杂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抑郁、创伤、自我逃避、自恋、防御机制、以及情绪不一致回忆等领域中。
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提出源于Linville 对内群体异质性(in-group heterogeneity )和外群体同质(out-group homogeneity)的研究。她发现,对他人的复杂(也即异质)表征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缓冲情绪反应和评价判断,而简单(即同质)表征所唤起的评价和反应更加极端,因此她设想自我复杂性与情绪的极端性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在研究的基础上,Linville 提出了自我复杂性的压力缓冲模型(以下简称为自我复杂性模型)。
该模型认为,自我是一个有组织的多维认知结构,涉及到人们看待自身的方式,比如对自身的特质、角色、身体特征、爱好、能力等等方面的看法,都是人们根据有意义的方式对自我进行组织的结果。这些看待自我的方式被Linville 称为自我维度(self-aspect,相当于亚自我)。她认为人的自我概念中包含着大量这样的自我维度,个体在自我维度的数量及其重叠程度上不同,从而表现为自我复杂性的差异。如果一个人从较多的自我维度来思考自身,且这些自我维度之间的特征重叠较少,则这个人的自我复杂性水平较高;而如果一个人从较少的自我维度思考自身或自我维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重叠特征,则这个人的自我复杂性水平较低。
高自我复杂性可以缓冲日常生活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这个压力缓冲假说的核心为情绪扩散机制,它假定自我维度的数量和重叠程度影响着情绪的扩散。也即压力往往对某个自我维度产生影响,并产生特定的情绪。对自我维度数量高的人来说,这一个自我维度只占总自我概念的一小部分,因此特定情绪对总情绪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个体拥有的自我维度数量少的话,这一个自我维度在总自我概念中的比例就会提高,它受到影响产生的特定情绪对总情绪的影响就比较大。如果自我维度数目相同,而重叠程度不同,重叠程度越小(也即自我维度间相似性越小),这一自我维度引起的特定情绪就会被绝缘在一小部分自我概念中,不会扩散到其它自我维度上;而如果自我维度间相似性很大,这一自我维度引起的特定情绪就会扩散到其它自我维度上,使个体的总情绪受到感染。因此,自我维度越高且自我维度间相似性越低,某一自我维度受影响所产生的情绪就越不会扩散;反之亦然。
Linville 认为,压力事件造成的情绪扩散会产生强烈、长时间的消极思想和情绪,进而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抑郁及其它相关的消极生理反应。这些消极结果会造成个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失调、适应不良等,从而全面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拥有复杂自我概念的个体,则可受益于其自我维度的高数量和低重叠,使压力事件的不良影响降低。
总之,自我复杂性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预测压力情况下与自我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结果。例如,“假设你是一个诚实的律师,你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围绕着你的工作。如果你赢了一场官司,你就会欣喜若狂,但如果输了,你就会觉得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Linville 看来,这是因为你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依靠。但在另外一种情境中(如你既是一个努力工作的律师,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一个情意绵绵的爱人,一个充满爱心的家长,等等)就不同了,输掉一场官司并不会让你感到深受打击,因为你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来缓冲这种打击”。
三、自我复杂性的测量
1、结构测量法
Linville
以自我复杂性的维度(self-complexitydimens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