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作品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013-04-24 10:25:34)
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我发现学生不善于生动地描写人物,更谈不上形象鲜活,个性鲜明。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其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每个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读着文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故乡>中的杨二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还有藤野先生、孔乙己,因为描写生动而令人过目不忘。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一次如何将人物刻画得鲜活生动的作文课上,我便以<孔乙己>为例进行了指导学习。
一、详细描写外貌,凸现个性特征。“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作者抓住了人物身材、脸色、胡子、穿着四个方面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句句含义丰富(学习课文时已详细分析过),刻画了一个穷困潦倒、常遭欺凌侮辱又懒惰的老书生的形象。这就是孔乙己,绝对不同于中年闰土。“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是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孔乙己的外貌。还是抓了身材、脸色、衣着等方面的特征来写。读后给以深刻印象。
二、描写传神动作,提示内心世界。课文叙述了孔乙己日常生活的几个典型片段,每个片段都抓住了人物的典型动作来描写。如“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显阔气炫耀的心理。而在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却是“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个“摸”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濒临死亡的境地,与前“排”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如“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的“罩”字,写出了人物的迂腐可笑。这些动作也是孔乙己所特有的。
三
选取个性化语言,突出个性化特点。孔乙己一共出现在咸亨酒店四次,每次都与人作简短的对话、“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你读过书吗?”“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不能写吧?……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四、“温一碗酒。”“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不要取笑!”“跌断,跌、跌……”孔乙己的自持与辛酸,有他的卑微与良善,有他的性格与神情,有他的每况愈下的沉沦。这11句话,句句是人物的灵魂的自白。孔乙己说的话可能不只这些,但作者只写了这些能提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来写。
这样,结合课文,学生对如何描写人物,从哪些方面入手便有章可循了。
批阅那次作文发现,学生能尽量地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人物也能“活”起来。
从课文里学习写作,鲁迅先生的作品便很值得借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