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四大百货公司传奇
有人说“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两千年离我们有点远,还是去有百年历史的南京路上看一看吧。从人民广场走进南京东路,首先看到的就是第一百货、第一食品、永安百货和时装公司这四家大型百货公司,他们的建筑具有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古老而华丽,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建筑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大百货公司的所在地,四大百货公司曾在南京路上演绎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早在1914年南京路已成为远东最大的商业中心,到老介福买绸缎,到老风祥买金银首饰,到邵万生买日用杂货已成为租界里中国人的购物习惯。
在这一年,澳洲华侨马英标来到了南京路,选择了日升楼地段的易安茶社,他要在这里建上海最大的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先施公司建了整整3年,到了1917年上海人才见到了这座6层高的大楼,这是南京路当时最高的建筑,在这里有十多个商品部,为顾客提供1万多种中外商品,有300多个营业员为顾客服务。先施公司在中国商业史上首创了商品标价和不二价制度,售货一律开发票,还首创了从业人员每逢星期日休息制度,首次破例雇佣了女店员,同时在经营上还首次引入环球百货的概念,经营英、美、法、德、日的商品,比如英国的纺织品、美国的金笔、德国的照相机、日本的人造纤维等等,先施公司还改变了商场单一的购物功能,率先在他的楼顶开设了戏院先施乐园,引入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先施公司的夜景也是南京路上最旋目的一幕。
就在先施公司准备一周年的店庆的时候,在他的对面又矗立一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1918年9月5日开业之日,这里挤满了人群,场面之盛大不仅超过了先施公司,而且日营业额也远远的超过了先施公司,这是为什么那?原来还在永安公司建设中,公司的经营者就到先施公司了解经营情况,发现了其中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先施公司在店面设计上,考虑到广东人喝茶的习惯,把进门的店面设成茶室,商场反而设在里面,不方便顾客来往,因此,永安公司在设计商场的布局时,把一进门就设为一楼商场,销售各种日用品,因为这种商品买主多,顾客流量大,设在一楼方便顾客来往,二楼为尼龙绸缎,便于顾客从容挑选,三楼和四楼经营珠宝、首饰、钟表,家具等贵重和大件商品,这类商品大多是奢视品,购买者不多,凡登门者目的明确,购买欲望强列,不在乎多上两层楼,而且大件商品可由公司送货。这种科学的布局现在看来十分平常,在当时却是独创,他影响了当时的百货业,连先施公司后来也仿效它。
当然也有永安仿效先施的,只要是先施已有的设施,永安就会跟进,先施有先施乐园,永安就设永安剧场,先施有屋顶花园,永安就有绮云阁茶室,先施有东亚饭店,东亚饭店有141间客房,永安就设大东旅社,设客房142间,同时为招揽顾客,永安公司还开设了一些先施没有的设施,比如,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对外营业的舞厅,还开张了第一家旱冰场永安跑冰厂。
永安公司也打出环球百货的招牌,并且在美、英各设一个办事处,同名牌厂商建立购销关系,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将商品运进上海,使上海市民能够买到更新的国外商品。渐渐的永安公司以品种多、款式新、档次高领先先施公司,成为有档次、有品位的代名词,上海市民为显示自己的派头,往往选择到永安公司购物。
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永安公司的口号,他体现永安公司处处为顾客着想的宗旨,永安公司为顾客服务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文具部的柜台就比其他它的柜台略高一些,就是为了让顾客拭笔的时候少弯一些腰,当时这里销售一种叫“康克令”的金笔,他的销量不仅超过先施公司,而且独占全国熬头,原来公司文具部招募了几个专门销售“康克令”金笔的女营业员,她们被称“康克令”小姐,这些女营业员不仅年轻貌美,而且会说英语,当时有许多人为了争睹她们的美貌专门来到永安公司,在“康克令”小姐的促销下,价格不菲的“康克令”金笔在上海青年中成为时尚。
尽管在当初为建设时,先施公司的土地面积超过了永安公司,但永安公司还是凭着灵活多变的经营理念,不仅超过了先施公司,而且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

到了1926年在先施公司的西面又开业了一家更高更大的百货公司,他就是楼高7层的新新公司,寓意“日新又月新”之意。事实上公司也做到了新意叠出,为了区别先施、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将公司的宣传定义为万货大商城,针对先施、永安公司90%是进口货的情况,新新公司定位推销国货精品上。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公司在6楼还开设了一家广播电台,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因电台的房子四周是用玻璃隔断的,俗称“玻璃电台”,顾客可以一边购物、一边看演出的情景,这个电台还日夜不停的为公司和商品大做广告,很像今天的消费指南。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电台最早向全市人民广播这个重要消息。同时,新新公司还首创夏季冷气开放,通过这些措施,公司的生意逐渐兴隆起来,在南京路站稳了脚跟,并且同先施、永安公司一起形成了南京路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了1936年南京路的商业环境已经成熟,形成了日后的格局,这一年永安公司的总资产已达1.5亿元港币,远远超过了先施公司,为了巩固在上海百货业老大的地位,永安公司在他的旁边建起了19层的永安新厦,并用天桥与老楼连接起来。
尽管已经有如此众多、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这一年的10月,在新新公司的西面,还是又诞生的南京路上了第四家百货公司,这就是楼高10层的大新公司,公司起名大新公司,含规模大、设备新、更大更新之意,有后来居上,赶超前三家公司,并一统上海百货业的决心,公司占地3万6千平方米,公司1至4层为商场,5层为舞厅和酒家,6至10层为大新游乐场,还设有屋顶花园。其目的是建立全方位的购物天堂,在大新公司之前,其他三家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上海市民中的中上层人事,而社会底层的顾客对于这样的大公司是望而却步,为了吸引这些底层顾客,大新公司在他的地下开辟面向大众的廉价商品部,顿时引起了轰动,大新公司开业时,比廉价商品更轰动的是他的自动扶梯,不仅在上海,就是在远东地区也是第一家,自动扶梯为大新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顾客。四大公司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四大公司在相互竞争中,繁荣了上海的百货业,四大公司也步入了各自的辉煌时期。他们曾经是南京路购物天堂的支柱,南京路因为有了他们而跻身世界著名商业街行列,成为闻名中外的十里洋场。

如今,四大公司所在的日升楼地段依然是南京路最繁华的地段。四大公司依然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外商品,依然是吃穿娱乐一应具全的消费方式,依然是南京路这个商业王国的支柱。而他们所在的南京路步行街,已发展成为日客流量300万人次,拥有600多家商店,创造着中国最高日营业额的著名商业街。
现在上海时装商厦取代了先施公司,第一食品商店取代了新新公司,1953年,大新公司大楼改为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一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店。1956年永安公司改名为上海市第十百货商店,1987年改建后称“华联商厦”,2006年恢复为永安百货。永安新楼则改为上海华侨商店。
感谢
收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