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写的博文《凤鸟云纹》,是一个答卷,是我对这个漆盘纹饰的初步解读。我非常希望能有专家或学图案装饰的友人帮我进行指正,期盼与你们交流。
吴良镛先生曾经说过“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习我们的传统,向我们的古人学习智慧,来应用于今天的实践”。
痴迷于中国传统纹样,已经有几年了。从四年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顿悟之后,直到今天,我的确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装饰学的书籍。逐步知道了装饰的意义、以及对图案怎样进行写生、变形、与色彩之间的搭配。通过蛋糕装饰这个媒介,把这些中国传统纹样表现出来。
这个“凤鸟纹漆盘”,拍摄于湖南省博物馆,是一个集聚全国各个地方春秋时期工艺品的临时展览。
“朱褐两色彩绘四只长尾凤鸟与卷云纹,围绕着四只短尾凤鸟旋转”。 这是展牌中给参观者介绍的。但是,对于喜欢纹样的人、这些解读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表达出制作这个漆盘的工匠们对它投入的心思和器物本身的设计感。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对这个纹样的具体分析:
首先,我会从纹样的(盘子中央的纹饰)整体来分析,纹饰一眼看上去、就会发现有三个明显的对比性:
1、形的对比:“方与圆”的对比。中国传统纹样,都会包含着圆形、方形,这是展现“天圆地方”的朴素理念。
2、线的对比:纹样中有直线、曲线、线条粗细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黑色与浅色。
其次,分析图案中的纹样组织形式。属于“单独纹样”,呈四面对称作旋转排列。利用"双关法”(也就是正形与负形,上过我的基础理论课的小伙伴一定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完美地将云纹、鸟纹融入在一起。(如果以白色云纹为“地”,那么黑色的鸟纹就是“图”,如果以黑色的鸟纹为“地”,白色的云纹就是“图”了。)
最后再来看中心圆形图案的构图。四个黑色“云勾子”与四个相反的“鸟形”图案,组成了一个中国图案特有的“囧形构图”。这种图底转换方法、巧妙地将凤鸟纹和运气纹结合在一起。“图”和“底”的造型都十分的完美。(写到这里,我对古人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不敢起身了,再美的辞藻,都不能表达我对这个作品的赞美之情)。这个漆盘图案,是诠释“正形与负形”最好的例子。
对这个云纹我研究了好多天,也在网上搜了好多别人对于“云鸟纹”与“鸟云纹”的研究论文。对比战国时期、与汉代云纹的不同表现,初步明白了云纹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表达形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