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体检前应注意什么?
(2009-03-24 08:51:22)
标签:
健康残疾考生体检过程中高考每日健康注意事项 |
问:请问体检前几天考生要注意什么问题?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考生在体检前一周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及营养品,以免影响转氨酶的结果,如病情需要,则不必强行停药,检查时向医生讲明。还有,体检前几天不要过于紧张,要注意休息,睡眠,这几天的饮食应宜清淡,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因为紧张、休息不好、吃过于油腻的东西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影响。比如说,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患上感冒,过度疲劳、熬夜还可能引起转氨酶偏高。
体检前一天不要熬夜,晚上十时前上床休息。
家长在这几天同样也不要紧张,注意配合好考生,要及时督促他们休息。不要给考生过多的压力,万一自己紧张要慎记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问:体检时考生要做些什么准备,注意什么事项?
答:考生应到指定医院按指定程序接受体检。考生应提前半小时到达体检现场。提前到达体检医院,稍事休息,等待编队、编号。切勿匆忙赶到医院,情绪紧张导致血压偏高。
上午体检者,禁食早餐,头一天晚餐宜清淡。下午体检者,上午九时以前可进少许清淡饮食,禁食午餐。体检者穿宽松的内衣内裤、干净的鞋袜,最好穿无系带的鞋子,以便穿脱。胸透时胸前不要佩戴金属的饰品、挂件等。而平时佩戴隐形眼镜者,眼科检查前应先摘掉隐形眼镜,改用易于摘戴的框式眼镜。
在体检中如果部分考生出现了心慌、精神紧张等情况而影响体检结果的,考生在体检过程中应如实向体检医生反映,请求稍事休息,再进行重新测量,以免因精神紧张而导致体检部分项目不合格,影响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报考;体检期间患病(如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不包括肝炎等影响参加高考报名的病)的考生,应事先向老师和医生说明情况以作体检项目调整,由老师与医生约定复检时间。
实施过“PRK和LASIK”手术的考生,在参加招生体检时,必须出具手术证明(内容:手术医院、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原有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度数),以便作出适当的体检结论。
体检过程中,考生不得向体检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探询结果。体检未结束,不能擅自离场。在须考生本人填写体检表时,考生应认真仔细如实填写。不允许体检中弄虚作假或找人替检,一经发现,取消入学资格。
问:如果考生对体检的结果或体检结论有异议要采取什么措施?
答:对体检结果存疑或体格结论不合格的考生,可以申请复查。允许复查的范围:肝脾肿大、可疑肺部病灶、心脏杂音、听力、嗅觉、色弱、视力、身高、尿常规等。
考生对体检结果有疑问要求复查者(血压、过早搏动等不得要求复查),应在接到体检结果通知后两天内,由考生本人向当地(县、区、市)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经主检医师同意,招生办公室批准,到指定医院复查或由市(地)中心体检组会诊。
体检结论不合格的考生,可向当地招办申请复查一次;复查后若不能作出准确结论的,经主检医师签署意见,当地(县、区、市)招办介绍,由市(州)招办确定医院再复查一次;仍不合格者,不再复查。
复查所需费用,一律由考生自理。不经批准自行联系复查者,其结果一律无效。
问:近几年在体检过程中考生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答:考生在体检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肝带菌,肝带菌也就是所谓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近几年“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人数很多,高达百分之十几。当然,它与乙肝不一样,转氨酶没有偏高,且没有乙肝病患者的症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隐性的乙肝,当然它也是会传染的。在体检中肝带菌是属于合格的,乙肝是属于不合格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完全可以报考的,但要避开限制专业。不能录取的本科专业有: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有: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若考生想知道具体的专业报考情况最好是找相关的学校详细咨询。
考生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千万要去复查,因为这种异常可能是由于一时的紧张、休息不好、饮食不当等引起的。
另外,视力及色弱也是近几年常见的一个问题。此类考生报考时也一定要看清楚各院校专业的限制。
问:残疾考生在体检过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根据您多年的经验对残疾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答:残疾考生在报考时,应根据残疾程度,注意选择要求不高、适合自己身体状况而又符合专业学习条件的院校专业。医学院、财经、计算机、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对上肢功能、尤其是手的功能要求相对较高;而野外、高空、及航海类、运输类、体育艺术类等专业对下肢功能要求相对较高;公安、政法类专业、海关、旅游等专业格外注重仪表。所以每位残疾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报。另外,残疾考生尽量填报离家比较近的院校,这样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比较好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