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态无边与纸牌无误

(2022-05-09 11:06:48)

 

 

 

疫情从三月底到今天“静态”以来,人是在“无聊”和“恐惧”的双层叠加中“静默”以待。无聊,是无所作为的家里蹲着;恐惧感,则是来自核酸检。每次下楼核检总是心怀忐忑,怕“阴”的好好的,突然间就“阳”着了,突然间就拉走了啥的;何时拆封,何时弃核,目前没有具体时间和说法。那么,在近两个月的时长里,静在家里干啥呢?

想学做菜,也没几样菜可炒。

想学种花,也没几棵花可弄。

想学写字,写它又有什么用;正儿八经的书法家又能怎样!

想学画画,画它又有什么用:正儿八经的画家又能怎样?

一天,内子在整理家务时,找出了两付扑克牌来,并说晚上与孩子们一起玩玩“老K”,小赌怡情,自娱自乐一下。

其实,玩牌这种最平民的游戏,普及率也是很高的,几乎人人都能玩上一两种内容。我是会玩的,只是不精,上不了场面上的赌台而已。我也曾说过:凡是“坏事”都没多大难度,“吃喝玩乐嫖赌毒,偷鸡摸狗走绿林”一看就会。

关于“老K”的玩法有几百种之多,各国、各地、各种、各人玩法也是千奇百怪,规则自定,因地制宜。它还不讲究场地,平民百姓,席地而坐可以;豪门达官,西装革履也可以;它也不太讲究参者的人选问题,一人可以,二人可以,三、四、五人均可列坐其间,各为其主,全力对绝。

正因“扑克”具有登堂入室的特殊身份,有的政府机关还利用它作为通缉要犯的工具,让它在各阶层的游戏中,发挥其侵入式,走进千家万户的独特作用,代替千军万马深入群众,自我完善“斗倒地主”。

由此,我又想到一个些画家的自宣方式;怎么没有画家想到用扑克牌的方略去宣扬自己的作品呢?利用“扑克”的无孔不入,自由自在的属性,一定比你们那些花钱还起不了大什么作用的、主动式的进攻要强。“扑克”宣传它没有时间性,没有时间性,就没有失效性。它待在商场里,不急不慢,静待来者,有人购买就一定有人玩它;玩者中可能是官员,可能是老板,可能是高经职员,当然它也有可能一下子进入了高级赌场。所有玩它的人,一定都会在等上家出牌时,或在思考时,于无意中对牌面的内容感兴趣,继而会关注画家留在牌上的信息之类的(大小王可设计出画家的头像),“误入歧途”,正中下怀。玩牌时,无论输赢,就是有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但是纸牌的内容、画面永远是正面向着玩纸牌者的,不看都不行。

个人认为,利用“扑克”的自助式宣传,比有些画家弄“地铁卡”“贺年卡”“邮票卡”“报章”“微信”“街头翻板”的要强多了。

“地铁卡”:官员会用吗?就是有个别人收,也是对“地铁卡”本身的收藏,与上面的内容可能无关。

“邮票卡”:还有人寄予吗?有收卡的人,也还是对“邮卡”本身的收藏,即使有画家的大作在内,也不会用于流通,不流通?还有宣传的功效吗?

“贺年卡”:还有人贺吗?因为时效性强;印了“马年”的,到“牛年”就自然失效;也决不会有人因为画面好,而用“马年”的卡,去给人家贺“牛”的新年。

“报章”:还有人看吗?有人看,大概也没几个人去关注是什么画家了;报章宣传,今日看来,基本达不到本来的目的。

“微信”:还有人信吗?也有人信,只是不关心的人,一下子就划过去了。而且朋友圈也都是有熟人组建的,了解你的人都十分了解了,宣传的目的,是让不了的,了解。

“街头翻板”:还有人在街头等着它翻吗?“街头翻板”是老套路,几秒钟一个内容,试问什么人还能站在街头,等你下一秒的出现?

就事论事的看,以上这些劳什子的宣传都比不了“扑克”。54张牌,张张有画,就是54幅作品,而且还不雷同。什么样的宣传能给画家一次刊出54幅作品?出本画集的效果,从阅读量、知晓率、普及率来说,都不如“扑克”的侵占式自然,于慢条斯理走进玩它的人。

作为“地主”,被内子组团的“农民”“斗倒”了。但是谁能把纸牌作为一种宣传的手法,可能就没人“斗倒”他。无论是否著名,只要有人玩你就行了。如是,打油诗曰:
申城朝雨带轻尘,

只因沦落静态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何时出门不须封。

202259上午仲敬干匆匆草于延安饭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