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健康网2010-12-21报道梅祥胜医生的采访文章

标签:
梅祥胜科学发声矫治法科学发声健康嗓音咽喉疾病音乐保健 |
咽喉发紧、干痒疼痛、有异物感 小心咽异感症
河南健康网讯:最近,某网络媒体记者小刘总觉得嗓子不舒服,咽喉发紧、干痒、疼痛,连吞咽唾液都变得困难,不得已慕名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艺术嗓音门诊就诊。嗓音病专家梅祥胜副教授通过检查,确诊为咽异感症并伴有轻度咽峡炎,通过两天的中药辅以针灸治疗,效果很好。目前,小刘已经正常上班。
咽异感症是临床多发病
梅祥胜说,咽异感症就是因其特点而命名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咽部发紧,有异物感,感觉似树叶或痰贴在咽部,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尤在吞咽唾液时症状明显。检查时会发现咽后壁肿胀,咽峡呈暗红色充血状。该病症是临床上多发病之一,以从事脑力劳动和性格内向居的人多。
咽异感症的主要致病因 辛辣刺激和精神刺激
“咽异感症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梅祥胜说,首先,确实存在刺激性的因素,如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烟酒等,导致咽部水肿充血,感觉咽部异常;再就是心理情志因素,如长期经受精神压力、精神打击、烦躁易怒等都会诱发咽异感症状。另外,胃病也是诱发咽异感症的常见原因。
祖国医学上把咽异感症称为“梅核气”。从辨证论型的角度讲,该病系七情郁结,痰涎凝聚而咽喉不利,即多由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引起。
治疗咽异感症 找准病因是关键
“治疗咽异感症找准病因是关键,根据病因做不同的治疗。”梅祥胜说,久病至虚,如果咽异感症不能及时诊治,会导致肺肾气虚、阴虚。此时要肺肾同治,难度也会加大。
中医治疗咽异感症主要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治则,可采用郁金、香附、白芍、丹皮、红花、丹参、桔梗、苏梗、蝉衣、薄荷、甘草等药物,根据患者症状、性别实施“组方下药”。
而胃病引起的咽异感症,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方面胃液反流确实能引起咽部的炎症,不过这种炎症一般都比较轻;而更主要的一方面是胃病往往干扰迷走神经,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可以到咽部,使得咽部或食道中下不产生异物感或咽下阻塞感。当然,如果病人容易生气着急或怀疑紧张,症状会越发明显。
所以,当遇到病人以咽部症状为主诉时,不能总是以慢性咽炎或梅核气笼统概之。应当仔细询问细心诊断。治疗胃病引起的梅核气,消炎药物效果不好,甚至反而加重。使镇静剂可以奏效,但长久疗效差。因此,还是应当以治胃为本。
部分咽异感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误区
梅祥胜指出,部分咽异感症患者在寻医治疗过程中还会存在误区,门诊上有一部分病人受不良广告的误导,对咽后壁增生或伴者有滤泡过度担心,甚至采取手术来消除滤泡,以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实际上,滤泡是咽部组织免疫反应的外在表现,对咽部组织一般不会产生危害。在治疗时应该咽喉症状为主,而不是以滤泡为主。
梅祥胜提醒,预防咽异感症,要从饮食起居、情志调节方面着手。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吃或者不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解除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咽异感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河南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