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快乐!献给广大教师的礼物--教师嗓音病防治专版

(2009-09-08 13:42:13)
标签:

梅祥胜

教师节

科学发声

嗓音保键

嗓音咽喉疾病

健康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与专业人才队伍。可以开展中医、西医、中西结合诊疗、检查、手术等全方位医疗服务。艺术嗓音门诊、嗓音咽喉疾病门诊是我省唯一的面对职业用声者的嗓音保健治疗基地,喉部针灸推拿结合科学发声矫治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等嗓音病效果显著,在省内外影响广泛,大批的教师都在此接受了满意的治疗.

 

 

个人介绍:

梅祥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是省内外知名中医嗓音病专家。现任职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持嗓音咽喉疾病门诊。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在国家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嗓音专业论文多篇。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咽喉部疾病,以及结合运用自创的“梅氏科学发声矫治法”治疗如: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声带小结、单侧声带麻痹、痉挛性发音障碍、癔症性失音、男声女调等嗓音疾病。

门诊电话: 0371-66212406     13903718845   

E-mail:mxs0371@sina.com

 

 

教师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用嗓群体,因为教师是用以嗓音为载体的言语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所以,其用嗓程度大大超过其他职业用嗓者。嗓音对教师来说,既是生理功能,又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工具。因此,教师的嗓音保健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教学和教育质量。

教师嗓音病,属于教师职业病之一,在中、小学教师中发病率较高。据部分省市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嗓音病发病率高达45.5%--70.6%,且不与教龄相关,而与用声过度、声带负荷有关。

教师嗓音病高发的原因:一是我国目前各师范院校还没有把科学发声训练和嗓音保护作为一项必修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已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是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未来教师,都没有自觉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这是教师嗓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教师常常处于不良工作环境,如教室人数过多、空气干燥、卫生条件差,尤其是板书时的粉尘,对教师的发声器官有严重危害,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嗓音病的发生;第三,教师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是白天讲课,夜间阅卷,睡眠常常不足,身体疲劳,其他各种病的发病率较高,也会引发或加重嗓音病的发生。总之,教师嗓音病是教师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其他职业用嗓者相比确有其特殊性。其病因主要是用嗓时间过长、强度大、负荷重,缺乏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用嗓环境,加上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以及社会对其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所致。

 

教师常见病

一、慢性咽炎:

案例一:

刘老师,男,41岁,中学语文老师,19年教龄。自述从当上教师后咽喉部从没舒服过,近年来逐年加重,总有粘痰附着,吐不出,咽不下,长期以来养成了清嗓子的毛病,学生们从老远处就能知道老师要到了,课堂上总是他用力清嗓的声音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她本人十分痛苦,到医院看病就会被诊断为慢性咽炎,吃遍了能买到的各种治疗咽炎的中西药物,还是没有好转,他对医生都快失去信心了。逐渐个人的性格越来越古怪,脾气越来越大,在学校、家庭中发出的不和谐音越来越多。在朋友的劝说下,刘老师抱着最后一试的想法来到嗓音门诊。梅医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诊断为慢性咽炎,认为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治疗信心,运用清咽利嗓、活血化瘀的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是有可能治愈的。在梅医生的鼓励和精心治疗下,刘老师经过一个月的疗程基本治愈。梅医生还教会他很多预防咽炎复发的保健常识,使刘老师又充满信心的回到了教学工作岗位上。

点评:

慢性咽炎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嗓音工作的职业人员,如教师以及售票员、讲解员、声乐、戏曲演员等更容易得病,在城乡居民中发病率占15%,城市居民又较农村居民更易发病。慢性咽炎一般是急性咽炎没有得到合理或及时治疗演变而得的。而且鼻炎、鼻窦炎患者鼻涕经常向后流,向下延及咽部,使咽粘膜充血肿胀;长期吸入粉尘、化学气体等不洁空气对咽粘膜刺激;烟酒过度,用嗓过甚,喜食辛辣食物,使咽粘膜处于充血状态;全身性疾病致身体抵抗力减弱,均易发生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患者由于咽部粘膜都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腺体分泌有亢进或过少现象。因此,有人觉得咽部总有粘痰附着,欲吐不尽,欲咽不下,于是咯咳不已。有人又觉得咽干,乃至灼热、梗阻、压迫、紧缩感,更有吞咽不利,言语不清等症状。“梅核气”:有些病人咽部粘膜并无异常,主诉咽部不适,这可能是咽感觉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或与精神因素、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障碍有关。这些患者不是单纯的咽炎,而是夹杂有咽部产生的异常感觉,这在中医称之为“梅核气”。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可选择清热解毒、疏风解表、补益脏腑、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疏肝解郁等方药进行治疗,或结合针灸推拿方法综合治疗。

小验方:

1、蜂蜜萝卜葡萄汁

【配方】白萝卜、葡萄适量,蜂蜜20毫升。

【用法】将萝卜、葡萄洗净、去籽,切碎并以洁净纱布绞汁。每取30毫升,加蜂蜜10毫升,再加温开水适量,调匀顿服,每日3次。

【适应证】秋季咽燥喉痒或燥咳。

【按】萝卜润喉化痰,解毒、消食、散瘀,有治喘作用;葡萄酸甘化阴,蜂蜜补虚润肺。

2、藕汁蜂蜜汁

【配方】鲜藕榨汁100毫升,蜂蜜20克。

【用法】将上品调匀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适应证】慢性咽炎。

【按】藕汁加上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润燥补中作用,对慢性咽炎有良效。

                                                

二、慢性喉炎:

案例二:

李老师,女,29岁,小学数学老师,教龄9年。自述从5年前开始出现讲课疲劳,声音嘶哑的情况,但休息后嗓音能恢复正常。近2年,声音嘶哑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讲课费劲,脖子发胀,声音低沉,学生反映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课内容。李老师看过不少医院,也吃过不少药物但就是没治好。她都想改行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老师来到梅医生诊室接受治疗。经过纤维喉镜检查和声音测试以及望闻问切,诊断为慢性喉炎。梅医生运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中药配合针灸、推拿以及科学发声矫治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李老师多年不见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点评:

慢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因一般性病菌感染或用声不当所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波及黏膜下层及喉内肌。症状以声音嘶哑为主,初起为间歇性发作,如治疗不当可发展成持续性。一般用嗓愈多,嘶哑愈重。发声改变可从沙哑、毛糙、声嘶,直至完全失声。自觉讲话较轻较弱,音调变低,沉闷费力。这些症状经噤声后有些减轻或消失,但恢复用嗓后又复出现,时好时差,反反复复,病情漫长,常为发声苦恼。每当多讲多唱后感到身心疲劳而渴望休息。

不恰当发声而且用声过度是引起慢性喉炎最常见的病因。因为每个人发声的能力不同,各人应当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和健康状况发声。若发声过度,声带受到损伤,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粘膜下出血,就会出现声音嘶哑。此外,全身性病变有时可以累及喉部组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喉粘膜下有粘蛋白和粘多糖积聚,使声带充血,粘膜水肿,影响喉肌运动。慢性肾炎、慢性肝炎和性腺功能的影响均可引起慢性喉炎的病理改变。慢性喉炎如能将致病因素除去,则预后大多良好,否则病变将转变为增殖肥厚性阶段,成为不可逆性病变,大大降低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治疗首先要找出致病因素,否则只能一时好转。声休的时间亦不能过久,否则会转化为心因性发声无力症。此病要尽早治疗,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开音亮嗓法则进行辨证用药施针。另外,养成良好的用声习惯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

小验方:

1、雪梨川贝饮

【配方】大雪梨1个(去皮、挖心),川贝母末3克,桔梗5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川贝母、桔梗、冰糖放入梨内,用碗蒸熟后,食梨饮汤。

【适应证】慢性喉炎。

【按】川贝润肺化痰,梨滋阴生津。

2、麦冬桔梗莲子饮

【配方】麦门冬、桔梗、莲子各10克,冰糖适量。

【用法】上品加水炖后代茶饮。

【适应证】慢性喉炎之声嘶。

【按】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寒,可清心除烦、养阴生津、润利咽喉。冰糖缓润咽喉。

 

三、喉肌弱症:

案例三:

赵老师,女,35岁,中学英语老师,13年教龄。赵老师是位优秀教师,但最近2年令她十分痛苦的是她的嗓子不疼痛不嘶哑,但说话声不持能久,讲课十几分钟就感觉话声越来越小,自己用了很大的劲也无济于事,最后只有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再讲,这样反反复复,讲课只能断断续续的进行。她看了多家医院,医生都是做为一般的慢性喉炎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而且有逐渐加重的的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的打击了赵老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不愿和人接触,像是得抑郁症似的。她痛苦的感觉到似乎自己的教师生涯就要到此结束。在其先生的陪同下来到梅医生的门诊,经过检查,被诊断为喉肌弱症。梅医生为她详细的讲解了发病原因,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调整、中医药运用和科学发声法的训练,赵老师完全康复了,又重新活跃在教学舞台上,找回了自信。

点评:

喉肌弱症,又称喉肌无力、喉肌疲劳和声门运动障碍,是喉科的常见病,在教师、歌唱演员、话剧演员、电影演员、曲艺演员、主持人、营业员、售票员及声乐专业学生等专业嗓音言语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本病多发于身体虚弱、劳倦内伤、酒色过度、病后失于调理、产后失养、久咳伤肺、余邪未清时发生。言语过多,用声过度,发声方法不当,过分使用颈部肌群力量,或长期在疲劳情况下连续用嗓等,均可造成喉肌劳损,出现喉内肌运动的协调障碍,可损伤发声器官与肺气,致声门闭合不良,音调不稳,甚至嘶哑和失音。若发声器官解剖异常,或平素易于感受病邪侵袭,或本身患病未愈就进行过度用声,更容易加重损伤,而出现音声不扬。早期症状表现为说话时自感吃力,歌唱时唱高音费力,发声持久性差,发声易疲劳,换气频繁、声时缩短,尤其是在发高强音时和低弱音时,音调不易控制,音色晦暗,常有漏气现象,以后出现声嘶,随着病情加重,声门裂在双声带内收关闭时明显可见,成梭形闭合,且愈渐加重。声门裂愈大,声嘶愈重,甚至失音。常伴有神疲乏力、懒言少语,平素易感冒和发声时喉部不适,干燥或喉部重着感,但无声痛与声重感,声音是清晰的。通过检查发现由于声带张力差,松弛无力,声门闭合呈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裂隙,发声时声门一般以长梭形或长三角形裂隙居多,有时也呈弓形裂隙,有时前三分之二呈梭形而后三分之一呈三角形裂隙,但无声门偏斜,亦无喉痛,若病程短则声门闭合不良并不明显,但有声带张力不足的表现,声时缩短,细心观察,可见声带略显松弛。对于此类病人,首先要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再把中医药和科学用声方法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良效。

小验方:

1、太子参杞子荼

【配方】太子参3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0克。

【用法】太子参煎汤后冲枸杞子代茶。

【适应证】喉肌弱症之气短乏力,发音不扬。

【按】太子参生津止渴,益气和胃。枸杞子补肾润肺,生津益气。山萸肉滋补肾阴。

2、参桑银花茶

【配方】生晒参6克,桑叶9克,金银花6克。

【用法】上三药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适应证】喉肌弱症之气短乏力,咽干声嘶。

【按】生晒参大补元气,桑叶、金银花疏风清热。

 

四、声带小结:

案例四:

张老师,女,47岁,大学中文老师,24年教龄。她在一所重点大学工作,工作业绩突出,但近十年来反复发作的声音嘶哑时刻困扰着她,今年来呈持续加重的趋势,每每嘶哑的说不成话,原本是常年优质课比赛冠军的她,再也不能参与了。每逢有课的学期来临前,她的心里就要承受异常大的压力,怕学期中自己的嗓子坚持不下去,这样有十年了,她非常痛苦,很少有开心的时候。反复看病吃药,消化功能都受到影响了,但嗓子还没好。她在朋友的极力推介下,她来到梅医生的门诊。经过检查诊断为声带小结,而且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但她害怕做手术。梅医生运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中药,结合喉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20天后张老师的嗓音发音明显清晰,声带小结明显缩小变薄,声带闭合好转。张老师很满意,一定要坚持治疗。

点评:

声带小结一般是在声带前、中1/3的交界边缘处(有少数是在声带中1/2的边缘处),长出类似粟粒大小的结节状突起,多呈左右对称(偶见单侧小结或与息肉对称生长),而影响声带振动,妨碍声门闭合,出现发声障碍,导致声音嘶哑。成人多见于职业嗓音工作者,如教师、演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干部等。声带小结患者多因长期习惯于发声过强,用硬起音且过于猛烈,或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而必需高度地运用过强发声致声带过于互相挤压摩擦,使声带边缘肿胀。此外,还与人类的行为特征性格有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凡具有强烈事业心和时间紧迫感,竞争性强,易于激动,有对抗性气质的人,其言语行为也表现积极,爱用爆发性重音讲话,或喋喋不休、不知疲劳地滥用嗓音,结果导致嗓音使用过度和不当,造成声带损伤而成小结。传统的声带小结治疗方法都是手术治疗,但对于职业的嗓音工作者和惧怕手术的病人,梅医生的观点是采用中医药保守的疗法治疗,再结合科学发声矫治训练,内外兼治,以达到治愈疾病减少复发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小验方:

1、石斛玄参红丹饮

【配方】石斛30克,玄参15克,红花10克,丹皮10克,也可加适量冰糖。

【用法】将诸药一起煎后代茶,频频饮用。

【适应证】声带小结。

【按】石斛、玄参能养阴生津,用于阴虚津亏,还有明目强腰膝的作用;红花、丹皮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

2、三棱莪术汤

【配方】三棱15克,莪术15克,党参12克,也可加适量冰糖。

【用法】一起煎后代茶,频频饮用。

【适应证】声带小结并发声无力。

【按】三棱、莪术能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党参能够补气益气,用于气虚型声带小结,还有舒筋活络强腰膝的作用。

 

嗓音病是由生理声音转变为病理声音的结果,也就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声功能以及发出声音的异常,嗓音病不只局限于喉源性发声障碍,还涉及到基础医学、物理学、声乐学和心理学,在临床上与免疫学、内分泌学、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精神学和老年病学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治疗方面,要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同时予以考虑,既重视其器质性病变,又重视其功能变化,不仅要考虑喉部情况,而且更应考虑全身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并针对患者的体质、性格、生活习惯、职业、工作环境、用嗓习惯以及特定的行为心理因素加以综合治疗。

“防治结合,重点在防”。 使教师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保证教师的嗓子洪亮耐用。建议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广大教师,特别是刚刚涉足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科学的嗓音保健知识,常常误用和滥用嗓音。他们不根据自己的声带的生理特点用嗓,致使嗓音出现异常,有的经历月经期、妊娠期便出现失声或沙哑,有的则过早出现“塌中”。还有些人出现嗓音疾病又不及早治疗,继续坚持错误的用嗓方法,致使嗓音变坏,影响了教学工作。

目前,嗓音医学的飞速发展,为嗓音保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为了普及和宣传嗓音保健知识,提高教师保护嗓音的自觉性,做到科学用嗓,永葆悦耳歌声,我们对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喉肌弱症、声带小结等教师中常见嗓音疾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引导读者能够识别常见嗓音病,轻症者能正确处理,重症者可及时就诊,做到预防与保健相结合。     

喉部针灸推拿结合科学发声矫治法综合治疗嗓音病是梅医生治疗嗓音病的一个特色,这些方法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如能坚持治疗对嗓音健康大有裨益。

衷心祝愿广大教师都拥有健康明亮、结实耐用的金嗓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