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演员都应接触一下地方戏曲的演唱
(2009-05-15 23:52:48)
标签:
梅祥胜科学发声科学发声矫治法声乐学习嗓音咽喉疾病嗓音保健健康 |
凡事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
我建议:中国声乐演员和学生都要接触一下本地的地方戏曲,相信都能从中受益!
西洋唱法的发源也是其国家地方民歌或戏曲的发扬光大,结合人种的生理结构优势及歌唱方法的科学性,而传遍五湖四海,响彻全球!
同样,中国的名目纷繁的地方戏种也有其各自的优点,比如京剧、豫剧、昆剧等的发声、行腔、道白各具特点并沿袭了二、三百年。只是在现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进入到我国的各个建设领域的同时,西洋唱法也逐渐被视为科学的、最好的、凡声乐学生都要学习的“圣经”、“法宝”,的确,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然而,对我国民族戏曲的演唱发声技巧和科学性的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一种戏曲的“黄昏”时代来临了的感觉。
近来,我在给豫剧演员治疗声带疾病的同时,也与他们探讨豫剧发声问题,深切感觉到学唱豫剧比学唱歌曲难。因为,豫剧的各行当的发声方法是与其角色的表演需要相结合的。而不像声乐,男高音只分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女高音只分抒情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而且,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的感觉、要求相近。近现代声乐的科学性可能也表现在其发声要求、气息、共鸣、咬字吐字感觉的统一性。
所以,我建议声乐演员、学生都接触一下本地的地方戏种,吸取其精华,兴许能使自己的演唱方法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