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想浓情,寂寞哀惋的青春偶像派纳兰性德
(2011-12-01 23:56:58)
标签:
艳想浓情寂寞哀惋纳兰性德纳兰词文化 |
艳想浓情,寂寞哀惋的青春偶像派纳兰性德
○ 云左
晚上在梯云书屋闲来乱翻书,不经意间翻出了上海古籍社的《纳兰词集》。我停止了翻检,信手拿起书本品读起来。其实自己以前对纳兰词的总体印象不是很深,感觉能随口诵来的名句很少,倒是对同为词坛大家的李后主的许多经典佳句记忆深刻。翻阅着那一首首纯真深厚、精致细腻的爱情词,一时间沉浸其中,叫人读出一段段哀惋与凄艳。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坐落在京城什刹后海之滨的明珠太傅府里有一座渌水亭,纳兰公子十分喜欢它。结构宽敞的亭子,澄波一碧的明湖,周围菡萏千枝,芳香四溢,亭子后面屏着一片花丛、竹坞,陂陀蜿蜒,韵致萧疏、隽秀,与相府的朱楼翠阁遥相映衬。每当风晨月夕,斜晖脉脉,镜水泠泠,纳兰公子总要勾留此间,披襟当风、凭栏四望,把那久久郁塞于胸臆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怅绪幽情痛快地排遣一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心人,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使我联想到他童年时的一段美好经历,已记不清是在哪儿读过的,好像是在一本小说里有描述。纳兰公子小时候曾和一个小女孩很要好。有一次,那个小女孩让他看猫眼发出的幽蓝之光。可是,阳光太强看不清,于是他们便去到山洞里看。黑暗处,小女孩把猫眼放到纳兰公子的眼前。他看见了猫眼的幽蓝光晕,而透过这幽蓝的光晕,他又看见了小女孩那深陷的瞳孔和扑闪的睫毛就在猫眼蓝精灵般的世界里。还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小河边。小女孩的双脚在河水中轻轻地荡漾着,清澈的河水流过她的双脚,纳兰公子望着这一切,不禁说道:真美。这时,他发现,阳光下小女孩的脸突然间红了。就这样,纳兰公子从此永远记住了这羞涩,这美,甚至是在他结婚之后。因为那个小女孩后来长大被选为妃子,纳兰公子无法娶她。所以,纳兰公子写了好多词,记述着他所经历的美好,字字感人。
后来我又读到稗史,才知道那个小女孩原来就是纳兰性德的大表姐,二人青梅竹马,情深意笃。谁曾想一道圣旨,大表姐被选入宫,从此咫尺天涯,音信隔断。“天下多少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更何况大表姐服侍的是贵为天子的康熙皇帝,纳兰公子尽管难以忘怀,但也不敢露半句怨言。而大表姐进宫后也整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她心中依然爱着性德。这让康熙妒火中烧,在那个时代,任何人作皇帝的情敌,其结局都注定落寞。
史书上描写纳兰性德“丰神俊朗,气宇轩昂”,作为康熙朝的当世才子,二十来岁年纪轻轻便蜚声海内,引领一代词风,才华横溢又加上长相漂亮,简直就是那时的青春偶像派。遇上康熙又酷爱读书,每日勤政之余手不释卷,还喜欢结交文友以相互切磋,纳兰性德就是康熙最出名的一个文友。性德之父为康熙所倚重的当朝宰相明珠,精通满汉语言文化,是皇帝的得力助手。而其子纳兰性德文才卓越,且与康熙同龄,皇帝自然对他恩宠有加,封为一等御前侍卫,每日陪伴,随侍左右。康熙对性德如兄弟、朋友,二人私下里没有君臣之分,私交甚好,一个是绝代才子,一个是旷世圣主,一时传为佳话。
但纳兰性德一直都只是康熙身边的高级幕僚,从未被外放做官。加之性德生性淡泊忠直,不耐侍卫之职,又不敢言,内心自然异常苦闷。而且性德的婚姻也十分不幸。在无缘与大表姐伉俪相守后,他娶了卢尚书之女为妻,虽相亲相爱,却好景不长,卢氏因小产,不到三十岁便撒手人寰。再续娶官氏,官氏工笔墨、通文翰,夫妇倒也有唱随之乐,可官氏也命不长。婚姻的接连不幸使性德未老而心衰,竟以寒疾七日不汗而亡,年仅三十一岁。然而,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诗词,可谓笔力惊人,著作颇丰。也许他也只有在诗词中才能发泄出自己苦闷,道出那“病为愁成”的原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公子就连在鞍马扈从之际也是思乡怀人,如此心凉。所以惟有渌水亭,才能真正让他尽情地放逐心灵,“此间萧散绝,随意倒壶觞”。青春少年,公余之暇,纳兰性德时常邀约一些久享文誉且又情同知己的朋友在此间雅集,宾主一起饮酒赋诗,寻幽揽胜,脱略形骸。于是,当日的渌水亭也拥有了一段壶觞歌咏、诗酒风流的峥嵘岁月。
然而,渌水亭也同其主人一样命运乖蹇。“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随着纳兰公子的早逝,渌水亭雅集即告终止,落得个“渌水亭边宾客散,乌衣巷口衰杨舞”。而且,亭子坐落在“天临尺五”的帝京繁华之地、王侯第宅之中,受牵连于政治变迁、园林易主,如今别说置酒高会、吟苑歌场永难再现,就连这座曾经清雅非常的建筑本身也杳无踪影了。世事沧桑、园林兴废,对着饱含孤寂伤愁、哀恸顽艳的纳兰词,难免使人喟然慨叹纳兰性德这位曾经独领风华的一代青春偶像派才子。回味词作,心头不禁漫涌起一股悲凉、惆怅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