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明月如思
(2011-09-12 20:43:23)
标签:
中秋月圆明月如思文化随想 |
月圆中秋,明月如思
● 云左/文
在QQ群里看到一张调侃中秋小长假的图片,说是放假三天分别要感谢老师、拉登、嫦娥。细想来还真是,第二十七个教师节、9·11十周年、中秋佳节——这三天假期每天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中秋来得相对较早,加之几个台风的接连影响,天气已渐转凉,要在往年这时候多半仍是夏意未尽。我本计划假期趁着秋高气爽,出游铅山小镇,但想着中秋应是月圆人团圆,最终还是作罢。
中秋是个人文色彩极浓的节日,历史上有关她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每到这个时候,那月圆中秋所寄托的文化情节与雅境幽思总是让人心绪千回百转。月圆佳节,总不免会使人想到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同时耳畔还会响起王菲《但愿人长久》的悠然曲调。据说今天下午的5点27分是今年月亮最圆的时刻,于是我祈盼着天公能作美,让今天的夜幕早些降临,好让我们能在第一时间观赏到最圆最美的中秋之月。
曾经很向往魏晋风骨与归隐田园的生活,正如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一棵老松下,一张古朴的石桌,桌面不时还落着树上掉下的松针;然后一把酒壶,一盏小杯,杯中斟满醇香醉人的美酒。然而,现实中我所执的却换做了茶盏。吃过团圆饭,一番整理后,大家都早早地坐到阳台,赏月赏心。皎皎如洗的圆月静静挂在夜空中,洁白无瑕的月光洒在了摆放于几案的紫砂壶、茶盏和月饼盘上,宛如一幅静物画。
看着阳台对面梅峰上斑驳的树影,我在想,若真如传说那般,吴刚那厮是否此刻也停下了砍斧,正坐在桂树下休憩饮酒。而月宫仙子嫦娥是否今夕仍寂寞依旧。其实我们世人浑浊庸俗,总喜欢以己度人,我等与月宫相距遥不可及,仙子尚不可见,又怎知其情思忧郁?在如此的明月夜,平静地对月品茗,内心顿生一片空灵。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胸中也似乎挂起一轮明月,月夜悠然,杂事与烦恼偕忘,明月佳境,过往如云烟,一切可暂忘。
其实人生很简单,复杂的永远是人的内心。所谓品味月夜之境,都是人们在用心去体会,否则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什么不同。正像这三天假期的每个主题,令人尊敬的老师尽管教给我们很多,但我们到底选择了什么却还在于自己的内心与坚守;9·11十周年深深追念那起令人瞠目的灾祸与罹难者,可更要反思在对待不同文明及其冲突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方法。世上的一切都在于人的内心是如何去看,如何去想,然后再如何去做。又一杯茶入喉,置身于良辰美景,突然感觉现实有时也能如这月圆之夜一般的美好圆满。
再过几小时,便是十六了,中秋佳节即将过去。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却是十五月正圆。真想能够珍藏今夜,一个如此叫人心绪明亮的夜晚,明月如镜,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世界。明月高高地看着我们,我们则也在轻松地一边谈笑一边看着她,可心里挂念的其实还是自己的那些事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尘世间的一切都莫不如此。面对大好的月圆之夜,我们应该充分地享受珍惜,不要等到想起要回过头来欣赏明月时,却早已失去了许多再难挽回的美妙景致。
宁静的夜空中缓缓地游过一片云,我看得入神,更加充满幻想,仿佛自己也要飞天入月,羽化登仙了。转过神来,我不禁浅吟低唱,“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