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任·顾二娘·十砚轩/三

标签:
收藏掌故黄任顾二娘十砚轩 |
黄任·顾二娘·十砚轩
◎ 云左
三
前文曾提到过“十砚”之首的“美无度”砚(据传题刻有行书大家谢脁诗句:“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可谓是“既黄任又顾二娘”的,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陈保之(名邦怀)先生有其拓片:砚高市尺六寸二分,宽五寸四分,厚八分,椭圆形;正面上方刻凤头,两旁下垂刻凤羽和云纹,背面左起为“莘田真赏”,“十砚轩图书”二印;中间是林佶(字吉人)题的篆书砚铭,右方是黄任自题诗,用篆书刻字:“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诗后是草书小字跋:“吴门顾二娘家专诸旧里,善制砚,一出其手,人争重之。兹石是其所制,经三阅月始成。感其工之精而心之苦也,因勒廿八字以识之。辛丑小春。莘田任”以下为“黄任”印。左侧刻“吴门顾二娘”,篆书。在这件精美的工艺品上,黄任同顾二娘,一位美文褒其艺,一位巧手琢其石,可谓天工之合。
http://s16/middle/3fc5ee19ta24c561f50bf&690
http://s5/middle/3fc5ee19ta24c56af2144&690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端石椭形方池砚“美无度”
估计黄任要比顾二娘小二十岁左右,据记载和推测康熙晚年黄任曾在苏州(按砚石铭文上的时间推算),并请了当时已享有高名的顾二娘制砚,这样交情日笃,于是主顾而朋友,遂成忘年交。黄任在归居“十砚轩”后期,同顾二娘的砚石交往更日发频繁。其间,黄任作为一方小有名气的诗人,经常写诗盛赞顾二娘高超的制砚技艺,像上文“美无度”砚砚铭上的一类诗句与跋文于当时是不在少的。顾二娘则精心琢石,不断地报以文房中的名砚神品。一时间,文坛传扬“十砚”佳话,士林凭添风雅谈资。http://s4/middle/3fc5ee19ta24bfa66c573&690
肇庆方珍贵的“十研轩”藏砚
还有一个微翁老者,居然买得十砚轩的砚一方,也是费念慈所藏。砚为长方形,高五寸,宽三寸三分,厚八分。正面上方及左右高起二三分边,刻浅云纹,砚堂作箕形,古朴而巧。背面刻黄莘田行书题“己亥游吴,余有诗云:箧装谀墓千秋纸,囊贮蛮溪十片岩。或有嗤余者,人生能着几两屐?砚固不必如是之多也。苏东坡谓墨将磨人,况于砚乎?余笑而谢之,彼世之役役于宝珠者,固亦不一而足也,遂构十砚轩以贮十石。余畜砚颇多,非质之美兼制之善者不得与焉,兹亦其一云。康熙庚子(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上已。任。”右侧上方篆书“莘田半亩”,下二印,一为“十砚轩图书”,一为“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左侧二印,上为“黄任之印”,下为“莘田真赏”。
关于这方砚,有人曾试过墨,石绛色,温润如澄泥,为端石所罕见。刻工,正面上方弯曲处,自然如生成,有花纹,可称得上是不施脂粉而绝美的一路。精湛的手工艺,不消说,又是出自顾二娘之手了。而那亦绝精的印章、行书铭文,则反映出黄任这位“大砚痴”倒于收藏砚石之中悟出些许人生哲理,其人精神境界可见一斑。这可真是“既黄任又顾二娘”的了。只可惜上述的几方砚石于今都“人面不知何处去”,以致现在我们大家难饱眼福。
如今,想由此看看那十方“既黄任又顾二娘”的名砚,可这只不过短短数百年光阴,关于那些佳石神品,当代的砚痴们只能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了。
(图片来源《闽侯乡音》报、神州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