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点评“智能电视”
(2012-09-19 17:29:31)
标签:
超级电视杂谈 |
在雪球上讨论了三篇短文,贴回博客,作为跨界点评“智能电视”或“超级电视”
短文一:智能电视,从demo走向产品化
不管应该不应该,关于智能电视的短文写了两篇了
智能电视注定是个系统的概念,不比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靠着2G、3G网络玩的很嗨,手机上看电视有CMMB,既然你是个电视就需要考虑消费者购买的问题,考虑市场的问题。广告商、运营商能承担的起机顶盒的费用,承不起智能电视的费用。移动联通能靠百来块钱的套餐卖的起IPHONE,歌华靠18块的套餐卖的起机顶盒,宽带通靠百元左右的套餐卖的起乐视机顶盒。乐视超级电视谁卖的起?
摆在卖场,你准备标配多少寸电视?谁会去买?与品牌商合作,你卖的是什么?
卖的是放在电视里的乐视机顶盒?卖的是未来的付费点播?到头来卖的还是内容,有电视机产家愿意往上靠,自己也乐意往下推,生意是做成了,前景如何?回归最终还是内容的竞争。
智能电视,从demo走向产品化,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电视是电视,盒子是盒子,内容是内容。不能从小米手机看行业跨度,小米手机赢在营销,硬件本身还是有缺陷的。既然做了,就开放些,宁可做块板卡也不去做整个产业,回归内容提供商的本质,路才会越走越宽。
我的观点:不玩不熟悉的,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平台比出口更重要。
卖的是放在电视里的乐视机顶盒?卖的是未来的付费点播?到头来卖的还是内容,有电视机产家愿意往上靠,自己也乐意往下推,生意是做成了,前景如何?回归最终还是内容的竞争。
我的观点:不玩不熟悉的,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平台比出口更重要。
短文二:智能电视时代,还很远
短文三:为什么不看好智能电视
前一篇:以“垃圾”为标的国产动画电影
后一篇:文化产业年会拾慧(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