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院设计(空调及通风系统)

(2012-04-20 17:29:51)
标签:

影院设计

空调

杂谈

2.5 设计参数

2.5.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根据各不同地区,标明其地理位置(经纬度)、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

2.5.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可以参考下表进行设计计算: 

http://s4/middle/3fc5d7e3tbe18f5d6d043&690

备注:办公区包括:总经理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市场营销部(含洽谈室)、营运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员工更衣室、员工休息室、放映部办公室、会议室等。其中会议室需设排风扇。

2.6空调系统的确定

    根据影院经营中的实际经验,南方地区影院内的空调冷负荷可按照空调面积200W/m2估算,顶层冷负荷指标应适当提高,北方地区冷负荷指标适当下降。热负荷按照冷负荷的2/3估算。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在0℃以上的地区原则上可不进行采暖或空气调节,确定是否供暖要通过设计部门确认。

    暖通设计师需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影院围护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负荷计算,与业主共用空调系统的情况,设计师须充分考虑业主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条件确定设备选型。

2.6.1主机房

     设计院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状况,能源及水源状况,有义务协助进行空调系统的选择,并按照设备选型进行系统设计,选用性能可靠、初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的系统。

    影城项目制冷主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以选用电制冷冷水机组(螺杆式、离心式等)、风冷热泵机组、风冷冷水机组等形式。

    暖通设计师需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围护结构等进行负荷计算,并应考虑分体管道机冷媒管长度、室内外机高差等产生的制冷量的衰减以及溴化锂机组本身制冷量随使用年限的衰减。

   需要采用锅炉供暖的地区,综合体内的影城接入物业制(换)热站。需独立供暖的,不得采用电热锅炉,如必须采用电热锅炉,必须经过论证及相关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热负荷较低的影城(小于0.5吨的负荷),可采用一台锅炉。当配置2台锅炉时,单台装机容量不低于总负荷的60%。集中采暖系统供回水的分支管路上,应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利平衡装置。冬季维护结构作防结露计算。

    并入综合体或其他业主空调系统,影城要求设置独立回路,能独立控制和计量。

    制冷主机的选型参考如下厂家样本:开利、特灵、约克

    主机制冷量按以下参数选择,如超出以下参数范围,须与暖通专业工程师联系:

螺杆机:

Q冷=250USRT,Q冷=300USRT,Q冷=350USRT,

Q冷=400USRT,Q冷=450USRT

离心机:

Q冷=500USRT,Q冷=550USRT,Q冷=600USRT,

Q冷=650USRT,Q冷=700USRT,Q冷=750USRT,

   锅炉采用燃气真空锅炉,锅炉的选型参考如下厂家样本:韩国富士特、远大、三洋,锅炉的热效率不得低于90%。

2.6.2末端系统

    影厅、大堂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送风风口带调节阀。末端风机实现变频,新回风混合比例由电动阀控制,进水管电动阀控制。每个影厅设独立的空调机房,可数个影厅共用一个机房。影厅走廊、放映夹层等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办公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条件允许也可设置小型分体空调。

2.7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2.7.1影厅风系统采用单风机系统或双风机系统,须经过性能及经济性比较后确定,并征得建设方同意。在达到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空调季节选用较小新风量,以节能,过渡季节考虑使用全新风系统,或新风量至少要求60%。

2.7.2大堂空调可使用单风机新回风混合的形式,空调季节选用较小新风量,以节能,过渡季节考虑使用全新风系统。

2.7.3影厅走廊和放映夹层需设置新风系统,排风系统,排烟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执行。

2.7.4每个影厅设独立的排风系统,排烟系统。

2.7.5大堂及影厅走廊、放映夹层等区域排风,可考虑双速风机形式,低速平时排风,高速消防排烟。

2.7.6卖品部需考虑爆米花机的排油烟,放映夹层需单独考虑放映机的设备排风。爆米花机自带排风机,但风压较小,同时考虑卖品部其他设备散热量亦较大,建议设排风机,兼顾爆米花机及操作区排风。每个影厅放映机上方预留放映机排风,具体做法详见标准图集。

2.7.7放映夹层设机械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5次/小时。

2.7.8洗手间设机械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小时。

2.7.9办公区域新风送至风机盘管回风口,混和后输送至室内或经处理后直接送入室内。可采用分体式空调。

2.7.10设备用房,如配电室、空调机房等,需设置排风扇。

2.7.11空调主机房、锅炉房等需设置机械进风,机械排风,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8 风管系统

2.8.1影厅可采用定风量系统。所有土建管井要有镀锌板作内衬。风管风速:主风管<6m/s,支风管<3m/s;影厅送风温差不宜超过10度。

2.8.2送风风速:散流器喉部风速2~3m/s。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新风量至少要求60%以上。在不能用新风作冷源的季节,可以按新风量的需求进行控制,新风比可以调节,排风系统的设计应与新风系统相一致。风系统控制区域不宜过大,空气处理机组的额定风量要用换气次数进行校核。

2.8.3空调机房内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风管采用矩形风道,宽高比在6:1以内,且风管高度(净尺寸)不得大于400mm。影厅内风管采用环保型消音玻纤风管。风管设计要简洁、灵活、可靠,要便于安装、调节、控制和维修,并经过技术经济水力分析确定风道断面。风道设计尽量避免采用无分支风道。

2.8.4风道应避免突然扩大与突然缩小,要保持扩大角在20。以内,缩小角在60。以内。弯管不宜骤变,曲率半径R=1.25倍风道直径(或长边),曲率半径小的弯管,应设导流板,以减少阻力。风管改变方向、变径及分路时,要用弯头、渐扩(缩)管、三通等管件连接,如必须采用箱式管件时,其断面风速要小于1.5m/s。弯头、三通、调节阀、变径管等管件之间间距要有5~10倍管径长的直管段。

2.8.5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要小于0.52(w/m3/h)。

2.8.6风机入口与风机出口连接,应有大于风口直径的直管段,当弯头与风机入口距离过近时,弯头内要加导流叶片。

2.8.7风道上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接口位于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2.8.8风管穿越防火墙、沉降缝或楼板时,须设防火阀。

2.8.9管道井和外墙百叶须与建筑师协调预留在最佳位置。

2.8.10管道交叉处理:当风管之间交叉时,应保证下面风管尺寸不变,上方风管在不改变截面积的情况下改变其尺寸,适当放扁;当空调水管、给排水管、消防管与风管交叉时,应按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管的原则来处理。

2.8.11为方便风量调节和风量平衡,在风管适当的地方应安装手动或电动调节阀,如新风支管上安装手动调节阀,在吊顶式空调箱的回风或出风位置安装手动调节阀,在送风支管安装手动调节阀或风口自带调节阀,在排油烟支管上安装手动调节阀,等。

2.8.12风管穿隔音墙应作特殊处理,以降低空调机组噪音进入影厅。

2.8.13空调送回风口形式需配合装饰要求,所有位于600×600矿棉板吊顶处的风口都必须采用整模数600尺寸外形。

2.9空调水系统

2.9.1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1)、系统应具有足够的输送能力,经济合理的选定管材、管径及水泵参数

(2)、具有良好的水力工况稳定性

(3)、满足部分负荷时的调节需求

(4)、实现空调运行期间的节能运行要求

(5)、便于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2.9.2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系统采用两管制空调系统,空调冷水的供回水温差宜选择5~6℃,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选择10℃。

2.9.3管材:冷冻/采暖水及冷却水供回水管DN≤80,采用镀锌焊接钢管,80<DN≤250采用无缝钢管,DN>250采用螺旋焊接钢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

      连接:钢管DN≤32采用螺纹连接,DN>32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U-PVC管采用专用胶水粘接。

2.9.4冷冻水系统宜设一次泵定流量系统,空调末端设变流量系统,末端采用比例积分调节阀或两通阀,总供回水管之间设旁通管及由压差控制的旁通阀,旁通管径按一台制冷机的流量设计。

2.9.5对于采用电制冷供冷,热泵机组、城市热网、锅炉作为冷热源区域,空调冷热水的输送能效比应满足节能规范,严寒地区能效比不应大于0.00577,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不应大于0.00433,夏热冬暖地区不应大于0.00865。

2.9.6经计算,冷水热水循环水流量一致时,水泵可合用,但是应设备用泵,除此之外,应分别设置冷水和热水循环泵。

2.9.7经经济计算后确定系统管径,进出主机、空气处理机组的阀门按机组的配管管径选择,如确需采用大口径阀门,须经专业工程师确认。

2.9.8制冷主机(冷水机组)和空调冷水循环泵采用一对一的连接方式,并在各组设备连接管道中间设置冷水机组和冷水循环泵之间互为备用的手动转换阀。

2.9.9冷冻水循环泵流量按主机额定流量选取,不得预留富裕流量,扬程富裕系数取5%~10%。

2.9.10空调水系统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加药、软化等处理。

2.9.11空调水系统高点设排气阀,低点设泄水阀,便于排出系统的积气及排空系统内存水。

2.9.12空调水系统设快速排水、快速补水,方便系统充水及排水。

2.9.13对于长度超过40m的直管段,要加装伸缩器,在主要设备与重要的控制阀前应装水过滤器。

2.9.14注意管道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推力,选好固定点,作好固定支架。注意机房内水管路的减震。所有管道要标明坡度、坡向、保温防冻。

2.9.15水泵转数不得高于1450r/min。

2.9.16有集中供热的城市采用市政管网为热源,严寒地区空调机组设表冷段+加热段,冬季供热采用加热段供热。

2.9.17冷凝水管设水封,其高度应根据空调箱在运行时机内外之压差来确定,并设不小于0.5%的坡度,保证其顺利单独排放。

2.10保温

2.10.1冷冻/采暖水管及冷凝水管需保温,保温厚度根据管道规格和保温材料的性能决定,保证管路不结露和经济运行。

2.10.2空调风管当用金属材料制作时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的环保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温厚度根据保温材料的性能决定。

2.10.3暴露在机房、室外包括屋顶的保温棉需外包铝皮保护层

2.11 自动控制系统

2.11.1为了满足对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使用要求,保证设计标准下的温、湿度及人体的舒适性指标;节省能源,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性能;保证控制设备及受控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保证人员安全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使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简单,中央空调系统需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2.11.2自动控制设备应做到手动与自动相结合,就地控制与远距离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且当使用就地控制时,远距离不能控制。

2.11.3中央监控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启停控制、设备及附件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连锁控制;

(2)主要系统控制参数的监测、显示、记录及远距离设定;

(3)系统的节能控制及能耗记录;

(4)与消防系统的联系。

2.11.4空调主机、冷冻/采暖水泵、冷却水泵、冷却水塔除设就地控制开关/屏外,另设一个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能够进行设备开关自动控制,自动计算系统负荷,对比制冷主机参数,决定开机台数,以节能运行;能够显示、记录和打印主机进出水温度、压力,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监控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事故报警,实现备用泵自动切换,并累积设备运行时间,控制设备优先开启(停止),以保证设备运行寿命一致。空调箱设就地控制屏,置于机房内。

2.11.5空调箱的回水管上安装电动两通调节阀,通过改变水流量来控制所需空气温度,空调机组以回风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新风机组以送风温度作为控制信号;在冬季温度低于0℃的地区,新风机组的新风入口上安装电动密闭风阀,与机组连锁,以保护机组内盘管在冬季不被冻坏。

2.11.6风机盘管出水管上安装电磁二通阀,通过电磁阀的启闭来控制室内温度,风机盘管的控制信号由温控器来,必须注意二通阀的最大允许关阀压差不应小于0.4Mpa。温控器及三速开关在室内就地安装,同一房间就近的2~4台风机盘管可合用一个温控器。

2.11.7在冷冻/采暖水供回水间或分集水器间安装差压旁通阀(按照一台冷冻/采暖水泵的流量来选定),通过改变供回水旁通量来适应系统压差和水流量变化。当阀门达到全开状态时,自动控制系统关闭一台水泵和主机,同时电动两通阀复位至关闭状态。

2.11.8冷却塔风机根据冷却水供回水温度控制启停,当室外湿球温度较低时风机停止运转以节能。

2.12消声和隔振

2.12.1空调主机、水泵、冷却塔、风机及吊顶式空调箱等设备需安装弹簧或橡胶垫减振器。

2.12.2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通风机进出口设柔性短管,长度为150~200mm,采用非燃性材料制作。

2.12.3空调主机、水泵冷却塔、空调箱等设备水管进出口需安装可曲挠橡胶软接头。

2.12.4空调设计师应结合室内噪声要求和空调箱、风机各频段的声功率级选择合适的消声设备,或者将噪音大的设备放置到屋顶上,以达到室内噪音的要求;室外设备则应考虑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采用噪音低的设备或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以达到环保局的要求。

2.12.5电影厅内部空调风管应注意消声处理。(风口与风管要软连接,以降低噪音)。

2.12.6风管出墙应做好防火、防水、隔音处理。

2.13其他设备标准

2.13.1冷冻泵和采暖循环泵:采用配备变频控制,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温度变化及时调节。

2.13.2冷却塔:供水管线配备电动阀门和电机关闭联动调节控制器、变频控制和温控器。

2.13.3空调末端:应采用BA控制,在气温低于-3度的地区,应具有防冻功能。

2.13.4冷却塔:供水管线配备电动阀门和电机关闭联动调节控制器、变频控制和温控器。

2.13.5热量表:配备远端抄表设备。

2.13.6补水设备:采用补水泵,北方地区增加膨胀水箱,用于夏季制冷。

2.13.7吊顶空调末端冷凝水排水管:横管直径不小于40mm,横管长度不易超过50m。

2.13.8计量:空调系统各用电设备安装计量电表;冷却塔给水和补水设备安装计量水表;用气设备及市政管网安装相关计量设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