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销案例】孤岛惊魂

(2011-09-29 14:20:00)
标签:

营销案例

杂谈

《孤岛惊魂》营销总结

文/小宝阿瑞

     由于《变形金刚3》和《哈利波特7》的延后上映,原本凶险异常的7月上旬,成为了国产电影的天下。由《武侠》领衔,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国产电影纷纷登场。原本不起眼的中小成本恐怖片《孤岛惊魂》的市场表现,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亮点。笔者作为本片营销环节的参与者,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细节。

1.类型片的定位

    《孤岛惊魂》这部电影拍摄于2010年4月。笔者10月份参与到这部电影营销的时候其实已经拍完了,营销部门最直接的工作是为影片的营销定位,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片?我们面前有三大主要方向:一是东方灵异恐怖方向,二是西方血腥暴力方向,三是性感情色方向。最初大家得意见是都不能放弃,都要兼顾到。但后来操作宣传中发现这三者很难统一,于是不得不放弃这个方向。

    营销定位不得不转向血腥恐怖方向和性感情色方向,于是后来宣传就发了一张“屠夫厨房”版的概念海报和“三人裸浴”版的剧照。想直接传达给观众的是《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感觉。但就是这张“屠夫厨房”版的概念海报为我们惹了不少麻烦,致使影片不得不推迟上映。

    经过“屠夫厨房”版的概念海报的教训,发现无法将恐怖元素做到极致。于是再次面临着为影片营销从新定位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孤岛惊魂》最终的定位方向是:青春惊悚。

从结果来看青春惊悚是一个成功的营销定位。恐怖片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有限固定的观影人群,如果仅做恐怖的话,定位稍显单一。而青春惊悚类在好莱坞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电影类型。特别是在暑期,是20岁以下观影人群的观影高峰,也青春惊悚类影片的固定档期。这与主演杨幂的粉丝年龄也相吻合,于是就诞生了国产首部青春惊悚类电影。

2. 宣传的认真投入和坚持不懈

    《孤岛惊魂》的宣传是颇令人自豪的,这要得益于一群有创意、且执行力超强的80后宣传队伍。

首先对宣传物料的重视程度可能超过了很多高投资的影片。营销人员在海报设计和创意方面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有物料的设计创意都源自影片的营销定位。由于前期的剧照可用的不多。宣传人员不得不重新要杨幂的档期,专门拍摄了海报。除了大家在电影院看到的以外,还有十几款。

     其次对于发稿量的坚持,《孤岛惊魂》自11月1日发第一篇新闻稿以来,尽管影片后来历经波折,档期屡次推迟。但老板始终坚持必须发稿,水稿也是稿。截止到7月8日上映一共发稿2750篇(含转载)。

对比与《孤岛惊魂》同期上映的几部影片的发稿数量,同时也对比一下历史上国产恐怖片的发稿数量。我们可以看到《孤岛惊魂》的发稿数量在同期影片中仅次于两部大片建党和武侠。历史上恐怖片的发稿数量仅次于《午夜心跳》。

同期上映影片

发稿量(篇)

恐怖片

发稿量(篇)

建党伟业

20300

午夜心跳

3240

武侠

7530

孤岛惊魂

2750

孤岛惊魂

2750

绝命岛

2100

夺命心跳

1770

夺命心跳

1770

假装情侣

1750

密室之不可告人

1670

财神客栈

1480

异度公寓

1180

雪花密扇

478

荒村公寓

640

     最后还有对软宣质量的坚持。具不完全统计,《孤岛惊魂》到上映当日,仅在新浪娱乐版一共发了4个头条焦点图、4个头条和10个要闻。这个数量是很多大片也难以达到的。宣传团队了解到影片规模所受的媒体拓展局限,纷纷利用主角的自身明星效应,以及灵活使用物料、制作物料等方式,来抢占媒体版面。去年陈小春大婚,《孤岛》借势挤上头条,杨幂在春节后凭借《宫》一剧人气冲天,让宣传操作更为得心应手。杨幂上海电视节获奖,又与张靓颖合作录制主题曲,借助两大人气偶像的影响力,都让该片在宣传阵势上凸显了大片气魄,是许多同等规模的影片可望而不可及的。

    近期上映影片的百度指数可以反映出该片的人气,侧面衡量宣传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孤岛惊魂》的映前月均指数甚至超过了超级影片《建党大业》,最高指数也仅仅低于《建党大业》和《武侠》。

3.新媒体的充分利用

    近年来,微博等新媒体的崛起为电影宣传开辟了全新的渠道和战场。《将爱》和《单身男女》用很好的创意和互动形式,成为了最近微博营销的经典案例。《孤岛惊魂》的微博营销不见得是最有创意、最好的,但绝对称得上是最用心的。

    杨幂六百八十多万的微博粉丝为《孤岛惊魂》的微博营销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在《孤岛惊魂》每一次重要的节点时,相关微博的转发率都在一万次以上,某些甚至高达十万次。而且《孤岛惊魂》的微博尽量做到借势传播,与杨幂、陈小春、张靓颖、冯绍峰等人的微博频

繁互动。又跟万达院线、新浪微博合作推出了“蜜蜂攻城”、“孤岛漂流瓶”、“《孤岛惊魂》微影评”等微博线上活动。这种宣传方式的到达率是相当惊人的。为首周人气火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档期选择的耐心

    《孤岛惊魂》的档期选择漫长而坎坷。原计划2010年12月24日圣诞档上映,考虑到前一年《午夜出租车》在这个时候上映曾创造了恐怖片的票房记录。但由于后期来不及不得不放弃。事实证明这个档期的确不错,《午夜心跳》在这一天上又创造了国产恐怖片的票房记录。

    而后又定了2月25日,考虑到春节档太挤,准备过了春节再上。但“屠夫厨房”版海报惹了“祸”,2月份又不得不作罢。哪知到这一下连四月份的档期也耽误了。

    最后考虑的是6月3号和7月22号两个档期。选择这两个档期的原因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和“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思是好莱坞大片会把大部分国产片都吓跑,减少了很多竞争对手。“大河涨水小河满”是指大片吸引了更多的人进电影院,大片吃饱了,剩下的小片也够了。6月3日物料制作有些赶,最后就定了7月22日。

    哪知到临近6月,好莱坞影片纷纷延迟,《变形金刚3》更是挪到了7月21日。老板LJ就果断的选择了7月8日。我本人对选择7月8日是有怀疑的。因为《建党伟业》余威未了,而《武侠》又士气正盛,而且前边一周同类型影片《夺命心跳》抢占先机。但事实证明LJ的选择是正确的。

   《孤岛惊魂》的档期波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时机未到时不能仓促的上阵,电影是一项艺术品,仓促上映如果票房不好,就形成定局无可挽回。而未上映时,它就始终是一笔保值的资产。

5. 人气与运气

    明星粉丝能否带来票房一直是一个令人看不透的问题,笔者也持深深的怀疑态度。但LJ坚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杨幂的粉丝身上。不但亲自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还在现实中找了多了粉丝组织的负责人,策划了一系列针对粉丝的活动。在每个主要城市都设置粉丝负责人,建立粉丝首映QQ群,组织粉丝参加前几天的首映活动。我不能说《孤岛惊魂》火爆的首映完全是粉丝的力量,但与他们也有着很大关系。《孤岛惊魂》很好的利用了杨幂粉丝的人气,为上映开了一个好头。但说到粉丝对票房的贡献,直到现在我还认为是有限的,特别是对票房期望高的大片。

   一个电影项目的成功很难完全用理性和科学的方式来解释。我们不能否认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屠夫厨房”版海报惹祸事件促使我们改变了影片营销定位。春节期间电视剧《宫》大火,使得杨幂人气飙升。《建党伟业》没有想象中的强势使得它过早的被下片。《武侠》的首周排片与它的量级不符,甚至还不如《关云长》的首周排片,给《孤岛惊魂》留出了足够的上映空间。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孤岛惊魂》如今这种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