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新闻内容摘录如下:
“经过两年的技术研究,目前,广电总局电影科研所完成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有线DVB-C/卫星DVB-S)实现数字电影拷贝发行传输的实验,建立了数字电影拷贝传输发行试点系统,近期将选取有条件的两个省市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2010年12月进行了同期上映的影片《让子弹飞》的发行传输实测,测试数据由北京发送,在绍兴市、海口市的四家影院进行试点同步接收,整部影片70GB,耗时6小时,试验影院接收顺利,放映正常。2011年4月,中国卫星通信公司进行了完整数字影片的卫星传输实验,整部影片116GB,耗时5小时,直径1.2m与0.6m卫星接收天线在电影科研所实验室接收,效果良好。
系统试验表明,通过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来传输数字电影拷贝是完全可行的,应用将提高数字电影发行的安全性,有效解决电影数字拷贝邮递发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有朋友看完后问我“电影很快就能卫星传输了,挺好的。”说起数字电影用卫星传输,在从业这几年确实有很多人折腾过。现在的农村电影就是用卫星传输的,节目从数字节目中心通过卫星传给各农村院线,目前从节目中心网站上看到的点数是151个点。4G左右的节目走卫星也是种尝试,从提交申请到最终安装完成可以用半年或更长时间,七万多一套接收设备,有很多部门需要打交道。在做设备的时候,跟卫通的人也接触过,有很多能人也想折腾这块。但数字影院节目通过卫星传输需要走多远走多久?未知因素还是很多的。
首先,广电近几年在花力气搞“三网融合”,搞NGB,搞信息高速路。用卫星还是“3TNet”,不确定。
再者,传输节目要求内容要可管可控,好莱坞大片还是人家的,卫星传输可信度安全性有多高,需要配套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卫星传输节目谁来管?中影or节目中心。还有很多政策性的东西需要配合,初期也只是个概念而已。路还长,漫漫等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