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高尔夫之八十五:2016年6月

(2016-06-03 08:48:41)
标签:

休闲

分类: 高尔夫

    保持平和心态,保持轻松挥杆,努力把眼下的这杆打好。

    无论长短杆:放松肩手,下半身启动,方正转肩,保持双手在杆头前方

1、瞄球时,①腰背挺直,②双肩(尤其是左肩)放松,双手放松。③握杆,右手位置向下一点(使右肩低于左肩)、关闭一点(虎口正对下巴)。④始终保持双手合一。⑤膝部内收。

2、上杆时,减少头部侧移,盯住球位,左臂贴近身体,自下而上转动,方正转肩,左臂伸直,右髋顶住(重心移至右脚内侧)。

3、顶点时,略微停顿(但手上不能使劲),右手腕放松并承杆。保持杆尾正对球位。杜绝上杆过度。

4、下杆时,下半身启动,右蹬左撑,右肘贴着身体下来,保持双手在杆头前方(延迟释放),双手在瞄球时的位置略作停顿,腰部右侧向前顶出,右手把杆头送出去。留住头部(即将注意力集中在球后半码的位置)。

 

6月5日上午,青城:94杆。

    独自偷欢,少了球友的高压竞争,心态比较平和,挥杆稳定下来,成绩相应提高(呵呵,恢复到三个月前的水平)。

    1、一号木实在是关键太关键,需要多练,杜绝右曲,稳定下来。而距离已经不是问题。

    2、短切和沙坑救球稳定,进步。

 

6月6日下午,瑞麟:

    本周末有一场球友间的竞赛,必须抓紧时间巩固改进效果、以及练练一号木,于是赶到了练习场来。

    1、放松肩手,上杆到顶点时,稍稍停顿,以便明显地去感受到下半身的启动和带动。

    若是一味地将挥杆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肩或手上,难免紧张和加力。切记放松肩手。

    2、(尤其是一号木)注意挥杆过程中左臂的贴合,在击球瞬间不能向外张开,要顺势回转。

    否则就会导致左手鸡翅膀,也是一号木总是有些Slice的缘故。

    3、贺先生特地赶到分享他的领悟:击球瞬间的双手位置应当正对肚脐,这样上下杆对称,就是让杆头围绕双臂划了一个大圈。可以以双脚并拢的方式挥杆和击球来体会。

    属于一语点醒梦中人——当初在山盛和小崔教练教授的时候这样做过,一则是尽可能去体会转体的妙处,二则是让双手在随动到最低点时做出略微的停顿,让杆头从手后到手前,亦即做出充分的释放,然后送杆、翻腕和收杆就都是顺势而为的了——现在理解,也就是以此让杆头速度在击球瞬间达到最大,顺畅地将球击出去——与徐先生所谓的始终保持手在杆头前的理论有同有异,即是在击球之前保持手在杆头前、在击球瞬间手回到瞄球位置、在击球之后杆头自然到了球前,同时也兼而做到了上述第二项“左臂的贴合”。

    于我而言,尝试了,当意识专注到了手在击球瞬间的位置时,整个挥杆过程中双手都很放松,释放出来的杆头速度很快,击球很扎实,弹道很漂亮,之后的收杆也做得很好。(当然这与之前的领悟并不矛盾,都是需要做好例如下半身的启动、双肩的方式等等其他的点点滴滴。)

    嗯,要得,今后再练习、甚至再下场时,都从双脚并拢的挥杆开始,逐步体会转体和释放,再慢慢张开双脚挥杆,按照贺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挥杆变得简单一些”。

 

6月11日上午,观岭:???杆。

    1、右肘开始胀痛,需要静养,必要时看医生。

    2、开场策略应该更加保守一点。

 

6月13日晚上,瑞麟:

    约兰先生指点,①发现我在上杆时身体晃动得太厉害,包括左膝向右倾斜、左脚外侧离开地面,感觉整个身体不紧凑、稳定性太差,尤其以一号木为甚,所以看我上杆时都想象不出这一杆会打成什么样;②认为挥杆首先应该做好最基础的地方,否则按照细微末节处去找寻哪里有问题哪里该怎么改的话,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纠正,于是就会过于纠结,反倒恰恰影响到了挥杆。

    咀嚼琢磨,深以为然——只有双脚站稳了(双膝内收,右膝顶住,左脚站住[左膝不妨适度前屈]),躯干才能在上杆时得到充分拧转,才有回弹的力量顺势下杆,否则只可能不得不用双肩的过度紧张和过度扭转来加力。至于说一些非常细节的地方,像我这般周末球手不可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尽可能去做就好了。

    实际演练一番,铁杆尤其是中长铁杆效果明显,击球变得稳定扎实,唯独一号木仍有上杆过度的情况,乃心里想要打远而发力了的缘故,其实只要身体与手臂等的旋转更加协调的话(如贺先生所说,击球瞬间把杆面回正),保持住双脚的站稳而损失一点上杆幅度,击球距离并无差异。

 

    1、双脚站稳。

    2、保持住脊柱稳定(前后角度和左右位置)。

    3、双肩和双手放松。

    4、下半身启动。

 

    至于右肘疼痛的问题,两百颗球并没什么感觉。想来是前次挥杆时发力错误了的缘故吧。只要动作正确了,这些问题并不应该出现。

 

6月16日下午,普鲁斯室内练习场:

  一个半小时,九洞,问题来了:一是左肩胛又发疼痛,属于一号木上杆过度导致,二是一号木小左拉(出球角度-3°),缘于右肩往左的扣了。这就是实战检验出来的,因为室内不像室外,一号木就只有这么一下,于是仍然存在想要发力的念头,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身体。站稳左脚+顶住右腿+肩手放松=解决。

    实际上,一号木的球速,在注意到击球瞬间双手的位置回归原位时,可以达到61哩以上,也能很好地回转杆面,效果就会很好,完全用不着费尽全力去打。

 

6月16日下午,观岭:???杆。

    腰部受伤,提前退场。依然乏善可陈。依然起伏很大。

    1、要减少对距离的欲望。向贺先生学习,保持平和心态。

    2、近阶段不妨少下场多练习,改正&巩固,逐步养成新的挥杆习惯。

 

6月24日下午,瑞麟:

    独自练习。力求头脑清楚,细致品味。

    1、贺先生体会到的“下杆时将注意力集中到球后半码位置”,其实就是努力(在下杆时)留住头部,而不让身体左右晃动过于厉害,当意念集中于此时,击球后的身体会呈现反C状,亦即控制住了重心位置和头部、上半身和手臂随挥而向前送了出去。

    一号木体验,其实就有了双手在回到瞄球位置时的释放,杆面相应回正,击球声音比较清脆,杆头速度也就上来了。方向不错,弹道较高。①杜绝右手腕过早加力,避免右曲;②手臂与身体转动相协调,避免左拉。

    2、握杆时,右手位置再向下一点(握住杆身,而不是只握住左手)。

    避免上杆到顶点时双手手掌根部的分离,保持双手合一。

    3、尽量控制住上杆幅度。

    不妨(铁杆)大一号,做3/4上杆,力求击球扎实。

    4、瞄球时,抬起下巴。

    若是低头含住下巴,可能影响双肩的转动,也可能影响转肩的方正。

 

6月27日下午,瑞麟:

    1、木杆下杆,将注意力集中在球后位置,一是要留住头部(亦即减少身体的左右晃动),二是要提早释放(并非徐先生所说的保持手腕角度直至击球出去),最终达到鞭甩的效果。与此同时,必须保持让手臂随着身体转动,包括上杆和下杆,不得只用肩手发力。

    至于小X教练所说的①手臂随动下拉握把,其实是朝着球的位置②右手腕顺势加力等等,有待日后感受。切记这里不再多想。

    2、铁杆下杆,要在上杆时绷紧身体的情况下,依靠左侧身体的回弹力量。(右侧身体和手臂更多的是控制方向)

    3、短切,牢记转肩仍然要方正。只要保持住了头部上下左右的稳定和右手只是扶住杆身,即可准确切击。(包括打开杆面切高抛)

 

6月28日上午,国际:99杆。

    成绩不算太好但是亮点明显、收获很大:一是多用身体、多用大肌肉和核心力量,二是少些杂念、在场上将挥杆动作简单化(①中轴稳定②肩手放松),三是突破了几个所谓魔鬼洞,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 

 

 

    2016年6月:练习5次,下场4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